欢迎来到融建网!请登录 | 免费注册

服务热线:400-8936-779
融建网手机版

硬核科技打造现代化智慧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投运开启智慧运营!

融建网行业动态      2021-06-29

6月27日上午11时25分,川航3U8001次航班腾空而起,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迎来了首航时刻,这一天“6出2进”共8个进出港航班顺利完成,标志着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成功投入运营。天府国际机场为旅客提供自助值机、智能安检线、自助登机等全流程自助服务,只需要到自助托运柜台前轻轻一刷身份证,不到一分钟,行李托运手续就可办好。还采用了3D驱鸟监控系统,实现鸟情防范智能化。

6月27日上午11时25分,成都城东50公里,川航3U8001次航班腾空而起,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迎来了首航时刻。

这一天,“6出2进”共8个进出港航班顺利完成,标志着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成功投入运营。继上海、北京之后,成都成为中国大陆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枢纽机场的城市。四川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分公司总经理张洪刚说,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投运,将为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强化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功能增添强劲动力。


硬核科技成就一流智慧机场

从行李托运开始,旅客就感受到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智慧机场——只需要到自助托运柜台前,轻轻一刷身份证,不到一分钟,行李托运手续就可办好。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为旅客提供自助值机、智能安检线、自助登机等全流程自助服务。“若交运的行李需开包检查,具备证件读取、人证比对等功能的远程开包一体机可实施远程检查,旅客无须返回安检处,避免延误登记。”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分公司机电设备部经理杨建伟说。

不止于此,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旅客还可以享受系列智能服务:智能问询机器人提供交互式语音问答服务;千人千屏的智慧候机厅提供航班信息、时钟天气等精准个性化服务;捷运系统极大减少旅客中转的时间。更便捷的是,旅客可以在空港酒店办理值机、托运行李等业务,免去了拖着行李赶飞机之苦。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运营和空管,也采用了众多全国领先的硬核科技。系统能将跑道从土基至道面的整体性状进行实时采集、统一管理和分析预警,为跑道的运行和维护提供数据支持。全场采用3D驱鸟监控系统,实现鸟情防范智能化。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在北京大兴机场等机场的基础上,做出了一些新的创新和尝试。无数硬核科技的应用,让它成为一个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机场。”四川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天府机场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伍丁说。


“两场一体”打造双国际枢纽机场体系

成都两座机场如何分工?四川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民用航空局印发的《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创新提出“两场一体”运营模式,即两座机场一体化规划、一体化建设、一体化管理和一体化运营。

据四川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两座机场将构建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枢纽机场体系:运营初期,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为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的主枢纽,承担客运和货运的核心枢纽功能;双流国际机场为主要服务国内点对点商务航线的区域航空枢纽,同时保留国际口岸功能,保障地区航线、国际公务航空业务和国际备降航班。

“从投运日开始,航班将陆续从双流机场向天府机场转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分公司航空市场部副经理陈杨说,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将通过四个航季完成转场。

据介绍,投运日至7月13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将开通北京、上海、广州等商务干线,拉萨、三亚、迪庆等热门旅游航线。7月14日起,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将提高北京、上海、杭州等商务干线频次,同时新增丽江、桂林、北海等文旅航线,每日计划航班量达271架次。到2023年3月25日第四航季全部转场完成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日均航班量将达到1138架次。

形成西部开发开放的新动力源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本期建设“两纵一横”3条跑道、241个机位、71万平方米的航站楼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同步建设空管工程、供油工程、航空公司基地以及邮件处理中心,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6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30万吨的需求。

按照远期规划,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将建设“四纵两横”6条跑道、14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2亿人次、货邮吞吐量280万吨的需求。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是国家‘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的最大民用运输枢纽机场项目,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投用的最大民用机场,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伍丁说。

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重要的四极之一,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一道,协同推进建设面向世界的四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

专家指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投运,将极大改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对外交通条件,强化与外界的联系,重塑中国区域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有利于建设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引领西部地区开发开放、扩大辐射范围、突破地域限制、增强高端要素集聚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陈杨说,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将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国内“双循环”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新发展需要,借助欧亚航路中点的地理区位优势和潜力巨大的腹地市场,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成都至欧洲、东南亚等航线优势,强化国际中转枢纽功能。


成都具备双机场运营的实力条件

自2011年成都新机场选址工作启动以来,尤其是在官方确认成都将同时运营两座大型机场后,社会上对于成都兴建新机场的争议一直未曾停歇。这与同处西部地区的昆明、重庆、西安等机场吞吐量迅速增长不无关系。

实际上,很多国际大都市都是同时运营两座机场,个别国际重要城市如洛杉矶、伦敦甚至同时运营着多座机场。对这些国际大都市而言,交通通行效率将直接影响经济发展效率。这表明,只要机场整体布局规模与城市发展和周边地区需求相匹配,一个城市拥有几座机场也将不足为奇。成都无论是从实际需求还是从未来潜力上看,都具备同时运营两座大型机场的必要条件。

在目前内地民航市场格局中,国内航线网络主要基于直辖市、各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机场编织而成,国际航线则事实上主要依托于分布在华北、华东、华南和西部地区的北京、上海、广州、成都4个国际交通枢纽。在天府机场投运前,成都依托双流机场已实现连接欧洲四大航空枢纽,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最早航线网络覆盖全球五大洲的城市。此前,国家政策层面也已明确,将把成都打造为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

从区位因素看,成都所处省份四川周边有8省区市毗邻,是连接西南、西北和华中地区的纽带,是进出西南地区、进出西藏最重要的交通节点。就国内航线而言,成都机场能够辐射整个西部地区,成为西北至华东、华南地区的最佳中转节点;国际航线上,成都是欧亚航路上的重要节点,能够成为南亚、西亚和日韩之间的最佳中转节点,也能够方便迅速直达中东和欧洲。数据显示,无论是在疫情前还是疫情后,成都双流机场吞吐量均保持在全国前四名。

正因此,成都作为西部城市,作为传统意义上属于经济发展相对“低谷”地区的城市,能够同北京、上海一道,同时运营着两座国际机场,是基于其实际民航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潜力的合理安排。从天府机场投运所获得的关注度和因此产生的争议而言,我们能够看到人们仍然重视通过不断提高交通运输便利程度,来整体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中国疆域辽阔、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这样的地理环境特征决定了即便是在高速铁路和公路交通日益发达的今天,民航运输仍然是旅客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尤其是在中国西部地区,各省份之间互联互通最高效的交通工具仍然是飞机。在云南、新疆等地,省(区)内出行也离不开民航运输。

故而,当西部重镇成都“喜提”第二座机场,我们也应该进一步思考,如何通过发展航空运输,来提升全国上至省会下至县城的交通运输便利性。成都选择同时运营两座大型国际机场有其现实依据,对于其他大中城市而言,民航通航双机场并举发力未尝不可。

免责声明: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通知融建网删除。
顶部

发布询价

在线咨询

服务热线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