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快讯
-
对等限制!商务部回应中方对自欧盟进口医疗器械采取相关措施
-
进度条刷新 柳梧铁路全线最长隧道顺利贯通
-
总投资574亿元!又一超级水利工程将落地!
-
增开!提速!优化服务!铁路7月1日实行新运行图
-
重庆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指南
-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开展2025年房屋市政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及建筑起重机械管理帮扶指导的通知
-
南昌市消防设计技术审查要点(2025年修订版),2025年7月1日实施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建设工程企业资质专家审查意见的公示
-
重庆:全面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助力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
-
江苏省住宅工程品质提升行动方案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资讯信息随时随地查看网站数据实时同步中央政治局年中会议部署下半年工作: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推动十四五重大项目建设!
融建网行业动态 2021-08-02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为了促进下半年全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将围绕挖掘国内市场潜力、科技创新、高水平开放、碳达峰碳中和、防风险、房地产调控等展开,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推动十四五重大项目建设,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资,促进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对于当前的形势判断,会议指出,今年以来,我们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实施宏观政策,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
会议指出,要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下半年重点工作,将围绕挖掘国内市场潜力、科技创新、高水平开放、碳达峰碳中和、防风险、房地产调控等展开。
具体举措包括,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纠正运动式“减碳”;落实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财政金融风险处置机制,完善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制度;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等。
7月28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要准确把握发展环境新变化新挑战,我国经济在恢复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少,但潜力更大、优势更多,有条件在上半年良好势头基础上,巩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成果。
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形成实物量
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53.22万亿元,可比增长12.7%,两年平均增长5.3%。
由于去年基数较低(全年GDP增速仅2.3%),机构普遍预计今年我国有望实现8%以上的高增长。去年“前低后高”基数效应,也将明显影响我国今年季度经济走势,呈现“前高后低”态势,部分机构预计四季度经济同比增速可能回落至6%以下。
从先行指标来看,我国经济仍在延续恢复态势,市场主体经营状况在持续改善。但是,经济恢复不均衡,工业、出口形势好于常规水平,但投资、消费、服务业恢复相对较慢。另外,上半年经济季度环比增速偏低,一季度、二季度分别环比增长0.6%、1.3%,低于前些年正常水平(1.5%左右),市场担心经济恢复动力,以及后续下行压力。
年中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具体而言,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政策效能,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助力中小企业和困难行业持续恢复。要增强宏观政策自主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赵全厚表示,所谓跨周期调节,就是超越了年度预算,对应的是中长期规划。今年上半年外贸拉动很厉害,随着世界各国产业链供应链的恢复,外贸拉动作用如果下降,同时国内经济循环动力没有及时起来,经济运行就面临下行压力。要做好跨周期调节,首先要明确周期走势,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逆周期调节。假如四季度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积极政策淡出力度可能要减慢。
中国国际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张永军表示,今年全年经济增速有望在8%以上,从季度同比增速来看增长情况也不错。但是,一、二季环比增速低于预期,政策若不相应进行调整,明年经济增长就将面临压力。当前世界经济运行存在不确定性,各国疫苗接种率在提高,但应对变异病毒的效果不太理想,世界经济能恢复到什么程度、美国政策何时调整等都存在变数。
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性,带有明显“稳预期”的意味。7月30日,财政部部长刘昆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下半年财政收入同比增速,肯定达不到上半年21.8%的高速度,还有明年一季度、二季度,要在政策上做前瞻性精准性的调整,让一段时期的财政政策保持稳定。
宏观政策做前瞻性调整,突出表现在财政政策上。今年地方债发行进度较慢,上半年新增地方债发行规模为1.48万亿元,仅占全年额度的1/3,下半年还有近3万亿元额度待发。
一季度数据后,政治局会议定调为“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对于地方债发行较慢,市场上有声音认为,今年部分新增地方债额度可到明年使用。
很显然,上半年数据出来之后,这种情况在改变。“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这意味着今年新增地方债肯定要发行完,这样才能在今年底和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赵全厚指出。
加快推进“十四五”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资
政治局会议要求,要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资。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要加大改革攻坚力度,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持高水平开放,坚定不移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做好电力迎峰度夏保障工作。要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落实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财政金融风险处置机制,完善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制度。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发展租赁住房,落实用地、税收等支持政策。
其中,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资,以及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都有着明显的“促投资”的意图。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约25.6万亿元,同比增长12.6%,两年平均增长4.4%。统计局数据还显示,上半年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9.2%,一季度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4.5%。
投资的三大板块中,房地产投资恢复较快且相对稳健,制造业和基建投资恢复较慢,这跟市场预期和政策安排都有关系。外界也普遍期待,下半年随着地方债发行提速,基建投资的增速有望回升。
“市场预计,下半年净出口对经济贡献率会下降,如果投资贡献率保持在较低水平,经济增长将面临压力。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资,既有利于促投资,也能利于减排目标的实现,可以采用财税、金融政策予以鼓励,包括现有加计扣除,也可考虑给予优惠利率”,张永军表示。
针对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纠正运动式“减碳”。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曾指出,实现“双碳”目标对经济运行也带来一些压力,一些地方为完成降能耗指标,采取比较激进的措施,对高耗能企业实现限产或停产。首当其冲的是煤电行业,从趋势看,煤电有可能从主体能源转变为调峰能源。如果短期内调整力度过大,可能会带来煤电生产的大幅下降,导致电力供应不稳定,部分地方还会出现电力紧张,影响到经济稳定恢复和产业链稳定。
防范化解重点风险,为今年下半年财政政策三大重点工作之一。刘昆表示,推进风险防范化解,统筹做好国债、地方债发行工作,强化地方政府债务存量风险化解和增量风险的防范工作,坚决防范基层三保风险,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
扩内需为战略基点,重点做好这15件事
会议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大力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具体而言:
1.要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健全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强化医疗卫生物资储备,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2.要持续扩大国内需求,克服疫情影响,扩大最终消费,为居民消费升级创造条件。
3.要着眼长远,积极扩大有效投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4.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实施步伐。
5.要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推动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
6.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更加注重补短板和锻长板。
7.要全力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8.要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开放,用深化改革的办法优化营商环境,实施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继续扩大开放。
9.要推进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10.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11.要做好民生保障,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缓解疫情对青年人就业影响,强化外出农民工就业服务,引导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
12.要加大脱贫攻坚力度,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13.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实施一批长江、黄河生态保护重大工程,落实好长江十年禁渔。
14.要抓好应急管理,强化安全生产。
15.要有力组织防汛救灾,统筹抓好南北方江河安全度汛,精心谋划实施灾后恢复重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