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快讯
-
进度条刷新 柳梧铁路全线最长隧道顺利贯通
-
总投资574亿元!又一超级水利工程将落地!
-
增开!提速!优化服务!铁路7月1日实行新运行图
-
重庆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指南
-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开展2025年房屋市政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及建筑起重机械管理帮扶指导的通知
-
南昌市消防设计技术审查要点(2025年修订版),2025年7月1日实施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建设工程企业资质专家审查意见的公示
-
重庆:全面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助力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
-
江苏省住宅工程品质提升行动方案
-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关于加强建筑工程项目负责人管理的通知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资讯信息随时随地查看网站数据实时同步2021政信产业年度峰会暨第六届中国PPP投资论坛在北京举办,专家阐述“十四五”国家投资重点和投融资政策!
融建网行业动态 2021-11-032021年10月23日,“2021政信产业年度峰会暨第六届中国PPP投资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论坛以“赋能增效·共创共赢”为主题,聚焦政信产业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博导吴亚平做了《“十四五”国家投资重点和投融资政策》的主旨演讲,指出十四五我国拓展投资空间、扩大有效投资的三大重点领域,首先是新型基础设施,第二个方面是新型城镇化,第三个方面是交通、水利、电力等重大工程。
2021年10月23日,“2021政信产业年度峰会暨第六届中国PPP投资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论坛以“赋能增效·共创共赢”为主题,聚焦政信产业发展。相关领导专家、企业家代表、全国各地的政信产业联盟城市站长及省级区域合作商、20余家媒体代表等300余人出席本次论坛,共谋新时代财富机遇,共享民族复兴红利。
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博导吴亚平做了《“十四五”国家投资重点和投融资政策》的主旨演讲。吴亚平是《“一带一路”建设投融资机制创新研究》、《PPP模式的顶层制度和政策研究》等重大课题研究以及20多个政府投资项目和PPP项目的咨询论证工作的带头人。
关于当前的宏观背景,吴亚平表示“十四五”时期是新发展阶段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期,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度演变期。西方主导的全球经济政治治理体系陷入“天花板”甚至“零和游戏”;而中国制造逐步迈入全球“中心之国”,正在构建共商、共建、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治理体系。
“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发达国家面临重大结构性问题,中国则面临美国的全面围堵。
“十四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的总体思路
吴亚平认为,“十四五”固定资产投资的总体思路是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具体来讲,新发展阶段主要指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从全面小康到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走向共同富裕。新发展理念主要包括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从而构建一个新发展格局,抓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调整消费投资关系。
其中,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点任务。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打造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投资有三驾马车,第一是占比最大的基础设施,第二是制造业,第三是房地产,所以去年2月份,中央深改委首次提出要构建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现代化的技术设施体系有两大着力点,也就是两大抓手。
第一个是统筹存量和增量,国内现在有400万亿的基础设施存量,400万亿是什么样的概念?我国人均GDP是1万亿,而国内现有400万亿的基础设施的存量,去支撑1万亿的GDP。目前我国每年有约20万亿的新增基础设施的投资,所以统筹存量盘活和增量建设首先是存量要提高效率,比如技术改造、扩建、改建,要提高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服务的精准度。所以要搭建国内的基础设施,传统基础设施要和新兴基础设施融合,提高存量的效率。
“十四五”时期投资方向和重点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怎样去拓展投资空间呢?
吴亚平指出,拓展投资空间、扩大有效投资的三大重点领域,首先是新型基础设施,创造新兴新型消费,赋能传统基础设施,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增强国家竞争力。第二个方面是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要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目前国内的城镇化按照第7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是63.9%,和发达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发达国家普遍在80%以上。第三个方面是交通、水利、电力等重大工程,“十四五”规划里列出了102项重大工程项目。
拓展投资空间,提高投资效益的两个基本要求
第一个是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吴亚平认为在投资领域发挥市场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要靠优化资源和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包括劳动力、金融、土地、环境、价格和需求这些要素的市场化配置。
第二个是要发挥好政府的作用。吴亚平认为发挥政府的作用有两点,一是政府的投资首先是要管好用好投资方向,政府的投资重点就是公共领域,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是政府的投资方向和重点。二是去引导好企业投资,引导社会投资,这是政府可以有所作为的地方。
吴亚平认为第一个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国家重大战略有包括乡村振兴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和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江生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是国家5大层面的区域战略。
第二个聚焦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重大的工程。投资有三驾马车,第一大基础占比最大的基础设施,第二是制造业,第三是房地产。其中基础设施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在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型城镇化投融资政策
目前中国的城镇化从“十四五”开始乃至从“十三五”开始,已经不像原来那种普涨的城镇化了,吴亚平将目前这样的城镇现状称之为“结构性的城镇化”。那么怎样保障这些地区的资源和环境的供给?
首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现在中央提出在重点的城镇化城市群建立轨道上的交通。其次是在城市群里面一些稍微落后的地方,如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第三方面,新型城镇化不可能像原来那样单纯靠扩大城区建设面积,走外延式的发展道路,那么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在哪里?在特色小镇、产城融合,在一些小的片区,在特色产业园区。比如产业园区特色小镇,建议采取综合开发的模式;城市的环境治理,要采取生态环境导向开发这样的模式;高铁城还有交通的枢纽,要走交通导向的综合开发模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