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融建网!请登录 | 免费注册

服务热线:400-8936-779
融建网手机版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新鲜出炉,一大批文旅重大工程项目呼之欲出!

融建网行业动态      2021-11-26

11月26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等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推进粤港澳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携手港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同时高质量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产业圈,广东美术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广东文学馆“三馆合一”项目、深圳歌剧院、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国深博物馆等“十四五”广东省文化和旅游重大工程项目也随《规划》正式公布。

  11月26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根据国家《“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广东省文化发展改革“十四五”规划,编制并印发《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图片6.png


  《规划》提出,以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为重点,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等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推进粤港澳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携手港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同时,高质量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产业圈,并将深圳歌剧院、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国深博物馆纳入“十四五”广东省文化和旅游重大工程项目。

  广东美术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广东文学馆“三馆合一”项目,广东粤剧文化中心,广东人民艺术中心,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文物保护科技中心,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东段),鸦片战争海防遗址公园等“十四五”广东省文化和旅游重大工程项目也随《规划》正式公布。

  根据《规划》,到2025年,广东更高水平的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事业更加繁荣兴盛,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质量显著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到2035年,广东建成更高水平的文化和旅游强省,文化和旅游业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推动珠三角港澳形成湾区旅游“金项链”

  为了推动形成特色鲜明、区域联动、优势互补的文化和旅游发展布局,《规划》提出,高质量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产业圈。发挥珠三角在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中的核心驱动功能,支持珠三角九市重点发展地标景观、商贸会展、节庆赛事、主题公园、娱乐购物、科技体验等优势项目。支持广州发展创意设计产业集群,鼓励深圳引进世界高端创意设计资源、大力发展时尚产业,扶持珠海、佛山文化演艺产业发展,引导惠州、江门、肇庆利用文化遗产、工艺美术资源提升旅游目的地文化内涵,支持东莞与中山发展出口导向型文化制造业。推动珠三角九市与港澳串珠成链,形成展现湾区特色风貌的旅游“金项链”,共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高水平建设滨海旅游经济带,加强“海洋-海岛-海岸”与跨海岛立体开发,进一步巩固环珠江口、川岛―银湖湾、海陵岛―水东湾、环雷州半岛、大亚湾―稔平半岛、红海湾―碣石湾、汕潮揭―南澳“七组团”滨海旅游布局,打造广东特色的滨海旅游经济带。推动邮轮、游艇、帆船、潜游、海钓等高端滨海旅游项目发展,支持广州、深圳建设中国邮轮旅游发展试验区。

  《规划》还提出推动广州、深圳等地“博物馆之城”建设。支持深圳建设“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


图片7.png


  探索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数字化集群

  在新业态新消费模式培育方面,《规划》提出,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做大做强文化和旅游企业,优化文化产品供给,加快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国内大循环。例如,探索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数字化集群,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文化产业中心。加大数字阅读、微视频、艺术慕课等数字资源建设力度,建立广东省地方特色数字资源总库,打造全省“一站式”综合性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推动全省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整合各级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实施覆盖全省的“粤读通”数字证卡服务计划,逐步推进全省公共图书馆读者信息互联、互通、互认,实现“一次办证、全省通用”。

  创新驱动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支持企业孵化器、创新平台、创客空间、创客基地等新型众创空间建设。鼓励华强方特、奥飞娱乐、励丰文化等大型文化企业通过资源整合、并购重组等方式做优做强,培育一批大型文化集团和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独角兽文化企业。支持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做优做强,打造国际一流文化展会品牌。


22.jpeg


  支持前海建设多种文化开放共荣的文化交流互鉴平台

  文化和旅游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载体。《规划》提出深化对港澳台交流合作。支持前海建设多种文化开放共荣的文化交流互鉴平台,打造文化软实力基地。继续支持粤港澳文化艺术交流和展演,办好粤港澳大湾区艺术精品巡演、粤港澳粤剧群星会等品牌活动,共同打造彰显湾区特色的精品力作。持续建设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深化游径的价值提炼和规划设计,联合开展跨界文化遗产保护。

  深化粤港澳文化和旅游产业交流合作,持续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积极参与在港澳举办的文化和旅游类节庆展会。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联盟协作机制,在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阅读推广和专业交流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办好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粤港澳青少年粤剧艺术交流夏令营等活动,支持业界开发港澳青少年游学产品,推进粤港澳青少年文化和旅游交流。加强粤港澳人才交流和培训合作,继续推进大湾区旅游从业人员跨境执业。

  对标对表世界一流湾区,逐步打造一批标志性景区景点、精品线路、活动品牌,培育世界级旅游产品体系。优化旅游市场供给,丰富特色文化和旅游产品,开发推广一批以高科技、先进制造为主题的“一程多站”精品旅游线路,推动邮轮游艇旅游发展。建设高品质文化和旅游发展集聚区和特色旅游带,搭建旅游产业发展平台,发展大湾区数字文化和旅游新业态。加快建设文化中心、剧院、博物馆等文化设施,打造具有独特文化特征、多元和以人为本的湾区文化会客厅。落实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旅游市场联合监管协议,加强大湾区旅游市场监管协作,提升旅游服务品质。


图片8.png


  在推进与台湾文化和旅游交流方面,组织参加在台湾举办的文化和旅游展会,支持粤剧、潮剧、雷剧、客家山歌剧、广东汉剧等舞台艺术精品赴台演出,推动文博、非遗、艺术团体、文创产业及旅游业界加强与台湾业界的交流。支持台湾青年艺术家来粤参加文化交流活动,鼓励台湾青年来粤研学、实习,加强粤台青年交流互动。


免责声明: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通知融建网删除。
顶部

发布询价

在线咨询

服务热线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