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融建网!请登录 | 免费注册

服务热线:400-8936-779
融建网手机版

西藏:构建清洁能源“一基地、两示范”

融建网行业动态      2022-10-21

日前,西藏最大的光伏保供项目——那曲色尼区12万千瓦光伏发电电力保供项目正火热建设,投产后年平均发电量2.47亿千瓦时,将有力填补西藏用电高峰期电力缺口。

24.webp.jpg

深秋的西藏天高气爽,阳光闪烁的山脚平地里,太阳能光伏板熠熠生辉;随风而起的雪山湖谷间,风力发电机傲然挺立;峰峦叠翠的峻岭中,高效能的水电站安全运转……十年间,在这片风景如画的雪域高原上,绿色发展迸发出巨大活力,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十年来,西藏切实把明显的区位优势和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源源不断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动力。

俗称“日光城”的拉萨,丰富的太阳辐射能是重要的能源。

在达孜区邦堆乡林阿村的山沟里,一排排光伏板呈矩阵排列,像向日葵一样追随着太阳。

这一占地106.67公顷的光伏项目,年发电量相当于每年节约了32740吨煤,还大量减少了碳粉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大大优化了能源结构。

不光拉萨,放眼全区,西藏平均每天日照时长达8小时,全年艳阳高照时间达300天,年日照时间居全国首位。

西藏光伏可开发规模超7亿千瓦,资源丰富、出力稳定,利用小时数达1500—2000小时/年,尤其阿里、日喀则、山南、那曲等地最为丰富。

广阔的连片土地、优质的资源禀赋为集中开发创造了条件。

日前,西藏最大的光伏保供项目——那曲色尼区12万千瓦光伏发电电力保供项目正火热建设,投产后年平均发电量2.47亿千瓦时,将有力填补西藏用电高峰期电力缺口。

昌都市光伏14万千瓦+储能14万千瓦时项目近期也得到自治区发改委批复。其中,江达片区配套送出线路部分——昌都市新能源110千伏送出工程,计划今年11月投运。

清洁能源是西藏最具潜力的产业之一。《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白皮书显示,西藏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1.74亿千瓦,位居全国第一。

得益于丰富的水能资源,近年来,多个水电站在“世界屋脊”陆续投产发电。藏木水电站首台机组于2014年投产发电,6台机组总装机容量51万千瓦;装机容量36万千瓦的加查水电站于2020年年底全部投产发电;投资122亿元的大古水电站是西藏在建规模最大的内需水电项目,2021年5月首台机组发电……

这有效解决了西藏电网电力供需矛盾,切实提高了西藏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和电力保障能力。

数据显示,“电力天路”青藏联网工程自2011年底投运以来,双向累计输送电能160.8亿千瓦时,其中,西藏水电外送66.8亿千瓦时。

如今,西藏丰水期电力外送进入常态化,形成了每年冬春季“青电进藏”、夏秋季“藏电返青”的规律特性,优化了中国西部地区清洁能源资源配置。

从2015年首次实现“藏电外送”以来,截至2021年已累计完成清洁电力外送超过91亿千瓦时,不仅助力西藏清洁能源大规模消纳和受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也为西藏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加快建设国家清洁能源接续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西藏风电也迎来较大发展空间。

2021年12月22日,海拔5158米的世界最高风电项目——西藏措美哲古分散式风电场首批机组并网发电,创造了高原风电建设史上的奇迹。

尽管山南市措美县哲古镇缺氧、寒冷、紫外线强,雪山湖谷纵横,大小山脉连绵起伏,但这里风力资源极为丰富,是天然的风能发电宝库。

作为国家超高海拔风电科研示范项目,措美哲古风电场对探索解决高海拔风能资源特性、地理特性、气候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十年来,推进西藏清洁能源科学开发,已成为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也是西藏发展经济增强造血功能、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

根据自治区发展规划,西藏将着力建设国家清洁能源基地,打造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区“一基地、两示范”,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发挥独特作用、贡献重要力量。

“十四五”期间,西藏清洁能源发展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根据规划,2025年西藏水电建成和在建装机容量突破1500万千瓦,加快发展光伏太阳能、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

25.webp.jpg


免责声明: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通知融建网删除。
顶部

发布询价

在线咨询

服务热线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