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快讯
-
进度条刷新 柳梧铁路全线最长隧道顺利贯通
-
总投资574亿元!又一超级水利工程将落地!
-
增开!提速!优化服务!铁路7月1日实行新运行图
-
重庆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指南
-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开展2025年房屋市政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及建筑起重机械管理帮扶指导的通知
-
南昌市消防设计技术审查要点(2025年修订版),2025年7月1日实施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建设工程企业资质专家审查意见的公示
-
重庆:全面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助力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
-
江苏省住宅工程品质提升行动方案
-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关于加强建筑工程项目负责人管理的通知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资讯信息随时随地查看网站数据实时同步湖北长江三峡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融建网行业动态 2024-08-20湖北省长江三峡地区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枝江金湖与长江互连互通,生物多样性丰富,是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是鄂西地区最大的天然通江湖泊,也是重要的过水性湖泊,对长江的水量补给和水质净化起着重要作用。针对长期以来金湖上游城镇经济社会粗放发展造成的湖泊生态系统失衡、围垸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本项目主要通过坚持系统观念紧抓源头治理,采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促进水质改善,对金湖湿地进行全域系统治理修复。通过项目实施,流域水环境质量由过去的劣Ⅴ类提升至Ⅳ类,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明显提升,湿地生态价值逐步显现,变身成为“幸福河湖示范”和长江经济带“美丽湖泊”,进一步筑牢长江中游生态安全屏障,为全国平原湖泊生态系统治理修复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湖北省长江三峡地区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枝江金湖与长江互连互通,生物多样性丰富,是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是鄂西地区最大的天然通江湖泊,也是重要的过水性湖泊,对长江的水量补给和水质净化起着重要作用。针对长期以来金湖上游城镇经济社会粗放发展造成的湖泊生态系统失衡、围垸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本项目主要通过坚持系统观念紧抓源头治理,采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促进水质改善,对金湖湿地进行全域系统治理修复。通过项目实施,流域水环境质量由过去的劣Ⅴ类提升至Ⅳ类,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明显提升,湿地生态价值逐步显现,变身成为“幸福河湖示范”和长江经济带“美丽湖泊”,进一步筑牢长江中游生态安全屏障,为全国平原湖泊生态系统治理修复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生态修复后的金湖湿地鸟瞰图
主要做法
(一)坚持系统观念紧抓流域综合治理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制定流域系统治理方案,统筹实施流域源头减污、退渔还湖、水系连通等各项措施,系统治理流域上游、排放端的外源污染和湖泊养殖的内源污染,以水系连通提升湿地生态空间的弹性,做到重点突破,标本兼治。
(修复前)
(修复后)
金湖鱼塘修复前后对比
(二)坚持采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促进水质改善
按照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的方针,实施湖滨生态缓冲带修复工程,从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出发,以恢复湖滨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与社会服务功能为重点,对沿湖17.6千米的岸线地形进行重新整理和修复,促进湖泊岸线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和演替。
(三)坚持创新驱动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市人民政府印发《金湖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金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系统布局金湖水污染防治工作,划定金湖周边约1500亩的陆域保护红线范围,以空间底线管控流域各类建设活动。出台《金湖流域水质考核奖惩生态补偿办法》,不定期开展水质监测,每月市河长办通报水质监测结果,市人民政府根据年度水质达标率,对乡(镇)人民政府和金湖湿地管理处兑现奖惩资金,通过生态奖补机制持续引导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
取得的成效
一是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金湖湿地生态修复后,防洪抗涝能力增强,水体透明度、化学需氧量(COD)、氨氮等指标得到显著改善,金湖水质已从2018年劣Ⅴ类稳步提升至Ⅳ类,部分指标已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湖泊水体透明度由30厘米上升为90厘米。金湖“水下森林”已逐步恢复,水质净化能力明显增强,初步形成健康平衡的生态循环系统,实现了浊水态藻型湖泊向清水态草型湖泊质的跃升。金湖是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的关键节点,沿江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为长江中下游筑牢生态屏障。
生态修复后的湖水清澈见底
二是流域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明显提升
通过项目实施,金湖湿地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湖泊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持续提升,湿地调节、供给、支持等生态服务功能显著增强,生物多样性和种群资源明显提高,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不断提升。
三是湿地生态价值逐步显现
经过系统保护修复,昔日的“臭水湖”蜕变成了生态宝地,成为市民们休憩游玩的城市“后花园”,提升了市民幸福感和获得感。山水工程促进了当地旅游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金湖绿水青山的颜值,带动周边群众从事特色种(养)殖、农产品加工、采摘的农户达83家,发展农家乐43家,经营民宿(家庭旅馆)15家,流动地摊20多家,每户年增收1.8万元以上。
修复后的金湖水清、岸绿、景美
来源: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