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快讯
-
增开!提速!优化服务!铁路7月1日实行新运行图
-
重庆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指南
-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开展2025年房屋市政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及建筑起重机械管理帮扶指导的通知
-
南昌市消防设计技术审查要点(2025年修订版),2025年7月1日实施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建设工程企业资质专家审查意见的公示
-
重庆:全面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助力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
-
江苏省住宅工程品质提升行动方案
-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关于加强建筑工程项目负责人管理的通知
-
今年前五月全国铁路建设高效推进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21亿元
-
着力推动产业升级、优化营商环境 国家级经开区迎来建设热潮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资讯信息随时随地查看网站数据实时同步获803亿元资金支持!广西3市19个城中村项目将改造
融建网行业动态 2024-08-268月22日,记者从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举行的广西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城中村改造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广西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截至目前,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81万套,托起840多万困难群众的安居梦想。
8月22日,记者从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举行的广西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城中村改造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广西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截至目前,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81万套,托起840多万困难群众的安居梦想。
新闻发布会现场。
加快推进配售型保障性住房
今年是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政策实施的第一年,全区计划新开工保障性住房5440套,截至7月底,已开工建设2958套。同时,启动收购存量商品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目前各设区市正在开展房源征集和收购洽谈等具体工作。
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
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大学生等新市民、青年人、农民工的住房困难问题,广西大力发展70平方米以下小户型、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价格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通过引导多主体投资、多渠道供给,以产业园区“刚需”和乡镇基层公共服务群体住房需求为重点,利用存量土地和房屋资源,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筹集和供给,推动构建“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的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今年,全区计划新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4万套,目前已开工2.57万套。
全面提升公租房保障水平
广西坚持保基本而不降质量、兜底线而不弱服务的原则,推进公租房“人、证、房”三位一体智慧云监管平台建设,提升公租房管理智慧化水平;加强物业服务管理,推进党建进社区,提供租金收缴、房屋维修等公共服务;上线“桂住保”微信小程序,实现全区公租房申请业务的“掌上办”以及“全链通办”,有效提升业务办理效率。
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
此外,当前广西正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目前,南宁、柳州、桂林3市已纳入国家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范围。今年3市计划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19个,已获得专项借款额度803亿元,截至目前,已启动城中村改造项目17个,提取专项借款126亿元,开工建设安置住房5900套。
据了解,广西推进保障性住房的多项措施获得住房城乡建设部肯定并向全国推广。下一步,广西将加快项目建设,完善配套政策措施,高质量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城中村改造见实效。
发布会答记者问(摘选)
问:南宁市进入国家首批城中村改造城市名单,在工作推进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经过积极争取,南宁市列为全国首批开展城中村改造的城市,今年共实施8个项目,涉及5个城区(开发区),共征拆房屋建筑面积1760万平方米,征收土地1.88万亩,改造总户数3.74万户,惠及人口10.6万人。这8个项目位于沿江沿湖沿地铁线或紧邻高校公园,区位优势明显,片区内人口聚集度高,周边医疗、教育、商业等配套资源较完善。截至目前,8个城中村改造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6.79亿元,完成签约房屋6976户222.54万平方米,征地4440.88亩,安置房开工建设5938套,提取专项借款114亿元。今年6月,南宁市在住房城乡建设部举办的全国培训班上作了经验发言,取得的成绩得到了住房城乡建设部充分肯定。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高位推进,形成合力。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同志、自治区主席蓝天立同志、南宁市委书记农生文同志等领导高度重视,多次深入现场调研,要求抢抓政策机遇,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了解回应群众诉求,把人口与产业留下来。
二是规划先行,综合开发。统筹考虑城中村改造和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完整社区理念整体推进、连片实施,积极优化功能布局,加强产业导入、加快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保护历史文化,推广智能建造,着力打造城市形象新窗口、产业发展新平台。
三是阳光征拆,合理安置。坚持依法征拆、阳光征拆、廉洁征拆、和谐征拆,切实维护被征地群众利益,落实多种安置方式,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安置需求。
四是政策护航,强化保障。吃透并用足用好上级政策,完善南宁市各项政策供给和落地,多渠道筹措资金,为全面落实城中村改造工作提供制度和资金支撑。
五是产业导入,持续发展。安置好传统产业特色产业,加快推进新产业导入,大量提供创业机会和就业岗位,留住户籍人口,吸引流动人口。
下一步,南宁市将按照工作计划,稳妥有序扎实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把专项资金用好、把政策落实到位、把群众利益保障好,确保城中村改造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问:刚才提到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是国家完善住房制度和供应体系的重大改革,请具体介绍一下广西推进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措施?
答:国家是从去年开始部署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规划和建设,今年是具体实施的第一年。广西高度重视,迅速落实,成立了工作专班,坚持“人、房、地、钱”要素联动,加快推进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
一是加强政策保障。指导各市抓紧研究出台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和相关配套文件,形成“1+N”政策体系,明确相关管理要求,为项目建设以及后续的分配、入住、回购提供要素支持。目前全区各地都在抓紧出台相关政策文件。
二是准确摸清需求。组织全区各地做好工薪收入等群体住房需求摸底调查,特别是深入摸清在乡镇工作的教师、医生、护士、民警等群体需求,并根据需求情况建立轮候库,将符合条件的群体纳入保障范围。根据初步的摸底情况,全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需求在10万套以上。
三是加快房源筹集。广西坚持以需定建和以需定购,根据各地实际,将满足“户型合适、价格合适、位置合适”要求的房源纳入储备库,并以自愿为原则,组织各地积极争取国家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资金,加快推进收购存量商品住房用作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工作,确保尽快形成实物供给,目前南宁、桂林、玉林、百色、贺州等城市推进较快。
四是以“好房子”理念打造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引导各地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优先选址在地铁站等公共交通便利区域,并按照“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标准,做好户型设计、配套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让群众能够住得舒适,用得安全方便。
问: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请介绍一下南宁市在保障性住房方面的工作成效,以及目前南宁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工作的进展,有哪些好的经验可以向全区介绍?
答:一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宁市扎实有效推动保障性住房工作。截至2023年底,南宁市累计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24.52万套、建成19.6万套、分配18.4万套,圆了近70万住房困难群众的“安居梦”。2021年9月,时任国务院主要领导同志在南宁市考察调研时,对南宁市开发建设小户型公租房的经验做法予以高度赞许,并作出肯定性批示,要求在全国总结推广。
2023年9月,国家启动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将南宁市列为全国首批规划建设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35个城市之一。南宁市作为广西唯一入选城市,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高位推进。探索出“合理确定配售价格、加快制度建设、加强宣传引导”3项工作经验,获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全国推广。南宁市采取了三项措施:
一是选好地,建好房。按照“职住平衡”的原则,南宁市选取成熟度高的地块作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2024年计划开工的5个项目、共计住房5000套,项目均衡分布在中心城区,周边教育医疗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南宁市组建了专门负责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项目公司,以绿色、低碳、智能、安全为目标,开展好房子建设。目前已开工3个项目、涉及住房2958套;剩余2个项目将按照计划于年内全部开工。
二是建体系,明标准。南宁市结合实际,建立“1+4”政策体系,加强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运营等各环节的管理。《南宁市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实施方案》已印发实施;核心政策文件——《南宁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正在加快研究制定,计划将城镇户籍、公共服务人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企业引进人才等工薪收入群体纳入保障范围,惠及更多工薪收入群体。
三是强保障,推项目。按照向上争取一点、地方投入一点、专项债券弥补一点、项目业主参与一点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目前已筹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各类资金7.0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4亿元、地方财政统筹资金6600万元、银行授信5亿元,同时申报2024年度专项债资金需求6.4亿元,有力推动项目建设。
下一步,南宁市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满足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问:住房问题是关乎每个人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刚才您提到国家从去年开始在住房保障体系中拓展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新路子,请问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有什么特点?
答: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是一个新的保障性住房类型,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
从配售价格看,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是销售给个人的,其售价按基本覆盖划拨土地成本和建安成本、加上不超过5%的合理利润来确定配售价格,其价格将明显低于同地段、同类型的商品房。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于保障性住房的价格也以同地段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新建价格作为参考上限。
从保障对象看,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是面向所有符合条件的工薪收入群体供应,当前的重点是保障好两类群体,一类是住房有困难且收入不高的工薪收入群体,另一类是城市需要的引进人才等群体,待有条件后将逐步覆盖到所有的工薪收入群体。同时,保障对象是以家庭为单位,每个家庭只能购买一套。已享受过房改房等政策性住房的家庭如果需要申请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需按规定腾退原有的政策性住房。
从户型面积看,按照保基本的原则,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以120平方米以下的刚需户型为主,并合理确定不同群体的保障面积标准。
从房源管理看,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实施严格的封闭管理,可继承但不可交易,房源禁止以任何形式变更为商品住房流入市场;同时也不得长期闲置,如长期闲置、确需退出或者转让的,由城市人民政府按规定予以回购。
广西将加强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销售、轮候、回购等全过程监管,严防政策执行走样,坚决防范腐败寻租、骗取资格、多占住房、以权谋房等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