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快讯
-
增开!提速!优化服务!铁路7月1日实行新运行图
-
重庆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指南
-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开展2025年房屋市政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及建筑起重机械管理帮扶指导的通知
-
南昌市消防设计技术审查要点(2025年修订版),2025年7月1日实施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建设工程企业资质专家审查意见的公示
-
重庆:全面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助力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
-
江苏省住宅工程品质提升行动方案
-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关于加强建筑工程项目负责人管理的通知
-
今年前五月全国铁路建设高效推进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21亿元
-
着力推动产业升级、优化营商环境 国家级经开区迎来建设热潮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资讯信息随时随地查看网站数据实时同步构建数字化监管体系 确保施工安全
融建网行业动态 2024-09-18今年4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通知,决定开展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要求构建施工安全数字化监管体系,全面实行施工安全领域电子证照制度,加强施工现场数字化赋能。甘肃、山东、广东等地通过务实举措,有效推动施工安全数字化监管体系建设。
今年4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通知,决定开展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要求构建施工安全数字化监管体系,全面实行施工安全领域电子证照制度,加强施工现场数字化赋能。甘肃、山东、广东等地通过务实举措,有效推动施工安全数字化监管体系建设。
推行电子证照
实行电子证照制度是推动施工安全监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是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有效举措。
为推进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证书电子证照应用,近日,甘肃省玉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为独山子乡学校初中部教学楼建设项目发放县域首张起重机械使用登记证书电子证照,实现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转变。
过去,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在办理业务时需要现场提交起重机械使用登记资料,企业往往在工程项目和办理机构之间“往返跑”。为让企业彻底告别“带着证书到处跑”的困境,玉门市逐步依托电子证照管理系统,实现同步上传全国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进行备案编号赋码,从材料申报提交、审核到电子签章发证,全流程网上办理。
电子证照具有可查询、可验证、不可篡改的特性,整个发证过程更加透明,通过电子方式存储和携带,无需携带实体证书。由于拥有上述优势,电子证照成为便民利企的又一举措。
为了让企业群众办事足不出户,山东省聊城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目前开展建筑起重机械备案“一网通办”工作,积极推进证照电子化。聊城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线上指导相关企业办理塔机产权备案业务,从起始业务提交到最后电子证书的生成,进行了全流程网上通办试行,并成功核发电子证照。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业务的网上全流程办理、电子证照的实施和对接全省全国信息平台联网,对于高效满足企业群众办事幸福感,全面实现“放管服”质效提升有重要意义。
在建筑起重机械备案证书电子证照发放方面,广东省提出了新要求:对于新申请使用登记但未安装安全监控系统,且未与“广东省建筑起重机械管理系统”完成对接、实时上传数据的塔式起重机,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不予核发《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证书》。对于已办理使用登记但未安装安全监控系统,且未与“广东省建筑起重机械管理系统”完成对接、实时上传数据的,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不予进行《建筑起重机械备案证书》国家标准化电子证照换发。
完善监管平台
建设数字化监管体系,要以数字化监管平台为依托,提升施工现场管理信息化、数字化水平。山东省日照市通过数字化手段,构建感知全方位、监管全天候的智慧工地数字化监管平台,打通了相关部门的“一网统管”,实现监管数据的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了电子政务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了工程质量监管能力。做到了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监控全覆盖,对外满足主管部门监管要求,对内协助各级管理部位通过数据终端实时查看现场各部位的运行情况,进行远程监管和决策。
上海市杨浦区应用物联传感、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积极推动建筑工地监管智能化转型工作,在原有深基坑管控平台基础上实施功能提升,增加远程监控、人员管理、大机管理及智能识别模块,打造杨浦区建筑工地智慧监管平台,监管平台每月自动汇总生成数据看板,展示工地情况,实现全区土建工地的统一可视化监控、智能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工程安全生产监管效能。同时,依托招投标智慧监管系统,做到施工电子招标项目智慧监管抽查比例100%。
北京市通州区在大力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基础上,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数字孪生、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建设了通州区建筑工地数字化监管平台,并在全区建筑施工工地推广应用,打造城市副中心重点工程建设施工三维可视化管理。
北京通州区重点工程、施工项目点多面广,之前各工地数字化监管系统尚无统一接口标准,工地数字化监管成效难以保障。通过打造建筑工地数字化监管平台,实现了统一工地数字化接口标准,提升工地数字化监管水平。
建筑工地数字化监管平台整合了通州区工地现场人员管理、安全监管、现场施工监管数据,构建了北京城市副中心重点工程建设数字化、可视化、规范化和智慧化的政府监管、企业管控两级管理体系,全面及时掌握全区各工地建设情况和安全态势。平台可为城市副中心建筑工地提供安全态势感知与监管服务。通过数据加工,提供环境监测日历图、环境变化曲线图、热力图等各种图表服务,辅助监管人员全面掌握工地现场动态环境数据。
实现安全预警
为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构建施工安全数字化预警体系同样至关重要。
作为湖南省长沙市首批智能建造试点示范创建项目,恒伟洋湖花园项目部综合运用智慧建造云平台、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物联网及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搭建智慧建造一体化平台。
据介绍,该平台配备了可视化管理系统和AI(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多个摄像头实现现场监控无盲区。系统自动识别并预警不安全行为,如未戴安全帽、未系安全带等,并实时推送预警信息至管理人员手机,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排查整改。形成了从问题发现到整改的闭环管理,实现了从被动“监督”到主动“监控”的转变,极大地提升了管理效率。
湖北省武汉市打造以BIM三维模型驱动安全风险PDCA闭环管控的“安全预警管理系统”,通过构建“识—警—控”体系,探索安全质量风险预警管理新模式,保障施工安全风险可控。
安全预警管理系统以物联感知设备为支撑、BIM引擎为底座,实现安全预警可视化,动态可视化反馈安全、质量预警关键信息,解决获取信息缺乏空间属性的痛点等问题。通过该系统,在施工前基于案例库开展风险辨识评价,生成基于BIM的安全风险清单,支撑现场风险巡视。在施工过程中,系统实时监测高支模杆件的轴力、位移和倾角数据并分析安全状态,在BIM模型上可视化展示。此外,还可以开展现场安全风险巡视,并基于巡视结果和自动监测数据分析,综合确定现场安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