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快讯
-
增开!提速!优化服务!铁路7月1日实行新运行图
-
重庆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指南
-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开展2025年房屋市政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及建筑起重机械管理帮扶指导的通知
-
南昌市消防设计技术审查要点(2025年修订版),2025年7月1日实施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建设工程企业资质专家审查意见的公示
-
重庆:全面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助力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
-
江苏省住宅工程品质提升行动方案
-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关于加强建筑工程项目负责人管理的通知
-
今年前五月全国铁路建设高效推进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21亿元
-
着力推动产业升级、优化营商环境 国家级经开区迎来建设热潮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资讯信息随时随地查看网站数据实时同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第二届中国建造发展暨创新研讨会亮点观察
融建网行业动态 2024-11-21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11月18日参观调研中国建筑科技展时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住房和城乡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科技创新赋能中国建造,着力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求。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成为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11月18日参观调研中国建筑科技展时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住房和城乡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科技创新赋能中国建造,着力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求。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成为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
第二届中国建造发展暨创新研讨会现场
中国建设报社社长韩店表示,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型产业,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应用场景。用新技术改造提升建筑业,积极推进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大力培育建筑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既是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战略举措,也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变道超车”的重要动力;既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抢抓机遇、抢占高点的关键一招,也是激发新增长点,促进传统产业从“量变”到“质变”,推动我国从“建造大国”迈向“建造强国”的重中之重。
中国建筑业协会副秘书长赵峰认为,当前,建筑业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必须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他表示,在工业化方面,推行装配式建筑,把大量现场作业转移到工厂,逐步实现高质量、高水平的“工厂制造、现场装配”。在绿色化方面,对传统建筑材料进行更新迭代,大力推广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智能家居用品,降低建筑施工和运维阶段的能耗。在数字化方面,加速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建筑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推进互联网技术在建筑领域的融合应用,加快建立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
如何推动中国建造发展与创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副司长廖玉平表示:一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用好科技创新平台,扎实推进智能建造试点示范工程建设。二是大力推进产业创新,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产业链上,建强产业生态链,积极发展新业态,推动智能建造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发展。三是大力推进建造方式创新,以智能建造城市试点为抓手,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推动中国建造绿色转型。四是大力推进管理创新,以发展智能建造为牵引、以全过程数字化为抓手、以建筑工业化为实施载体、以新型工程组织模式为集约管理手段,不断推动传统建造方式和建设管理模式转型升级。五是大力推进人才建设创新,大力培育新工科专业人才,探索智能建造背景下的新型产业工人模式和新型劳务班组,为建造高品质建筑产品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撑。
推动中国建造发展创新,是打造高品质、可持续好房子的核心驱动力。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南建筑设计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霆围绕“学习制造业,建设好房子”,提出建设“好房子”的主要矛盾是高品质与低成本之间的矛盾,要建设好房子,就必须实现建筑工业化、智能化、绿色化。建筑工业化的主要矛盾是设计与施工分离的社会分工,与工业化大规模并行高效协同之间的矛盾,必须重塑流程、再造组织。智能建造的关键在于数字系统而非物理系统,必须打通数字系统,用单一数字模型驱动全流程,实现“一模到底、无图建造、全程透明”,实现BIM定量可视化及人机共读,从而打造智能建造新范式。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当前建筑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业界同仁需凝聚共识,才能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