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快讯
-
增开!提速!优化服务!铁路7月1日实行新运行图
-
重庆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指南
-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开展2025年房屋市政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及建筑起重机械管理帮扶指导的通知
-
南昌市消防设计技术审查要点(2025年修订版),2025年7月1日实施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建设工程企业资质专家审查意见的公示
-
重庆:全面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助力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
-
江苏省住宅工程品质提升行动方案
-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关于加强建筑工程项目负责人管理的通知
-
今年前五月全国铁路建设高效推进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21亿元
-
着力推动产业升级、优化营商环境 国家级经开区迎来建设热潮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资讯信息随时随地查看网站数据实时同步长沙机场三跑道建设加速,冲刺2025年校飞目标
融建网行业动态 2025-03-192025年3月11日,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迎来关键节点——飞行区三跑道水泥混凝土面层首次浇筑顺利完成,标志着道面建设迈入新阶段
2025年3月11日,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迎来关键节点——飞行区三跑道水泥混凝土面层首次浇筑顺利完成,标志着道面建设迈入新阶段。施工现场,混凝土搅拌车、泵车等设备高效协同,500余台机械与千余名工人昼夜奋战,单日最高完成土石方开挖回填15万立方米。目前,跑道级配碎石垫层、水泥稳定基层已全部完工,为后续大规模面层施工奠定基础。
项目规划
长沙机场三跑道工程是湖南省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体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约430.2亿元,按4E级标准建设,跑道长3600米、宽45米,可起降波音747等宽体客机。建成后,机场将形成“三跑道三航站楼”格局,年旅客吞吐量提升至6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60万吨,成为中部地区首个拥有远距离跑道的国际枢纽。
创新亮点
1、数字化施工与技术创新长沙机场三跑道建设中,数字化施工管控技术的应用成为核心亮点。通过分区组织、责任到人的管理模式,结合实时数据监测系统,项目团队实现了施工效率与安全性的双重提升。例如,高峰时期每日投入500余台机械和千余名工人,单日完成土石方开挖回填量达15万立方米,并通过强夯工艺确保4E级跑道的地基承载力。此外,跑道道面采用高抗折强度混凝土材料,可适应中南地区湿热气候对跑道的长期侵蚀。
2、综合交通枢纽“零距离换乘”
三跑道与新建的T3航站楼、综合交通中心一体化设计,形成全国首个“四轨合一”空铁联运枢纽。综合交通中心集成了高铁(长赣铁路)、地铁(6号线、10号线)、磁浮东延线及城际快线,旅客步行5分钟即可完成换乘。T3航站楼与交通中心采用双平层对接,国际到达层与交通中心地上一层无缝衔接,国内出发层与地上二层直接连通,实现“室内无风雨换乘”。
3、跑道设计与运能升级三跑道长3600米、宽45米,为4E级远距离跑道,可起降波音747、空客A340等宽体客机6 10。其创新点在于:· 远距离跑道布局:与原有双跑道形成“一远两近”格局,通过灵活调配宽体机与窄体机,缓解高峰时段航班压力,提升整体吞吐量效率。容量倍增:三跑道投用后,长沙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将从3500万人次跃升至6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60万吨,成为中部首个具备远距离跑道的大型枢纽。
4、智慧化航站楼与旅客体验T3航站楼以“长沙之星”五指廊构型为核心设计,优化旅客步行距离与空侧运行效率。其创新功能包括:
·双中转区:国内、国际旅客可分别通过联程中转区与再值机中转区实现快速衔接,国际无行李中转时间缩短至40分钟以内。
·自助通关系统:配备毫米波安检门(2秒完成无接触安检)、自助登机通道、自动化行李传输系统,旅客通关全程无感化。
·5G全覆盖:通过5G技术实现航站楼内高精度导航、机器人引导服务及行李全流程监控,提升运营效率。
5、区域经济与航空网络协同三跑道工程不仅强化了长沙机场的枢纽地位,更推动湖南“四小时国际航空经济圈”覆盖东南亚、欧洲等36个国际城市,加密国际货运航线。通过提升宽体机起降能力,机场可灵活承接国际中转需求,助力湖南自贸区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当前,T3航站楼主体结构已封顶,五指廊初具雏形。随着三跑道工程进入冲刺阶段,长沙机场正朝着“中部第一航空门户”目标全速推进,预计2026年全面启用后,将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成为中南地区航空网络升级的核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