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工程法规》高频失分点(19)
1Z306040 施工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
一、精准考点采集
1.事故分类及管辖要重点掌握。相关内容见下表。
注:1.“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2.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社会影响恶劣的事故,国务院或者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认为需要调查处理的,依照有关规定执行
2.事故等级划分的要素要掌握。
3.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类型要掌握。
4.事故报告的要求要掌握。
5.事故调查及事故处理的时限要求记住几个数字。
6.事故调查处理的“四不放过”要掌握。“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二、高频答疑点
1.事故分级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事故分级要素有3个,即死亡人数、重伤人数和财产损失,可以单独适用。也就是说,三项中,只要其中一项达到高的标准,就按照高的执行。
2.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至少每3年修订一次,若一个项目工期是1年,该怎么调整?
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
(1)生产经营单位因兼并、重组、转制等导致隶属关系、经营方式、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的;
(2)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的;
(3)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险源的;
(4)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职责已经调整的;
(5)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的;
(6)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要求修订的;
(7)应急预案管理部门要求修订的。
项目完工就可以认为是上述(2)、(3)、(4)变化发生,需要调整。
3.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越级上报吗?
答:可以。根据规定,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4.事故报告有什么要求?
答: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①事故发生单位概况;②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③事故的简要经过;④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⑤已经采取的措施;⑥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三、考题解析常见丢分点
1.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至少每( )年修订一次。[2011]
A.1
B.2
C.4
D.3
【答案】D
【解析】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至少每3年修订一次。
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下列生产安全事故中,属于较大生产安全事故的有( )。[2011]
A.2人死亡事故
B.10人死亡事故
C.3人死亡事故
D.20人重伤事故
E.1000万元经济损失事故
【答案】CDE
【解析】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四个等级,见下表。
注:“以上”包含本数,“以下”不包含本数。
四、摸底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
1.某工地发生安全事故,造成3人死亡。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该事故属于( )。
A.特别重大
B.重大
C.较大
D.一般
2.施工单位违反施工程序,导致一座13层在建楼房倒塌,致使1名工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7000余万元人民币,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级事故应由( )负责调查。
A.国务院
B.省级人民政府
C.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D.县级人民政府
3.伤亡事故处理工作应当在( )日内结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 )日。
A.60;90
B.60;120
C.90;180
D.100;200
4.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建设工程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
负责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上报事故的责任者是( )。
A.总承包单位
B.分包单位
C.事故现场工人
D.事故现场管理人员
5.某施工现场发生触电事故,导致2人死亡,1人受伤。事故调查组仔细调查后提交了事故调查报告并附有关证据资料,则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自收到报告后( )日内作出批复。
A.15
B.20
C.30
D.45
6.施工单位对列入建设工程概算的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不能用于( )。A.安全防护用具的采购
B.安全生产条件的改善
C.安全施工措施的落实
D.安全管理人员的加班补贴
7.下列行为中没有违反《安全生产法》的是( )。
A.小孙发现安全事故隐患没有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报告,后事故发生
B.小李发现砌筑的墙要倒塌,在没有采取其他措施的情况下迅速逃离现场
C.某项目经理强行要求有“恐高症”的老王高空作业
D.小赵没有按照本单位的规定在施工现场戴安全帽
多项选择题
8.下列关于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应急预案应当至少每3年修订一次
B.应急预案应当至少每5年修订一次
C.生产经营单位因兼并、重组、转制等导致隶属关系、经营方式、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
D.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险源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
E.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
9.下列关于施工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有( )。
A.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B.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如实准确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C.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有关部门报告
D.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必须逐级上报,严禁越级上报
E.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有关部门报
10.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因( )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A.抢救人员
B.防止事故扩大
C.疏通交通
D.抢救财产
E.方便新闻报道
1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必须( )。
A.由专人管理
B.堆放在特定位置
C.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
D.建立相应的资料档案
E.按照国家规定及时报废
【答案】
单项选择题
1.C2.B3.B4.A5.A6.D7.B
多项选择题
8.ACDE9.ACE10.ABC11.ACDE
【解析】
2.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重大事故,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较大事故,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一般事故,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29条规定,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经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准,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6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