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快讯
-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关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申报方向指引(2025年)》的通知
-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安徽省施工图审查系统上线应用的通知
-
山东省住建厅等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稳增长的工作方案》
-
重庆市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2025年)
-
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优化调整非房屋市政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通知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明确建筑节能设计有关事项的通知
-
半年价格近腰斩!重庆部分碎石出厂价低至20元/吨
-
西部基建热潮:西藏工程机械增幅领跑,林芝水电项目全面启动
-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管理细则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资讯信息随时随地查看网站数据实时同步2021两会建议: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融建网行业动态 2021-03-10202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印发了《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促进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今年全国两会上,山东住建厅厅长王玉志带来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建造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作出重要部署,要求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数字化发展。
目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和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臻成熟,并加速向各领域、各行业全面融合渗透,成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202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印发了《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促进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王玉志长期以来高度关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今年全国两会上,他带来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建造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王玉志介绍说,“十三五”以来,山东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智能建造快速推进,省政府颁布了《绿色建筑促进办法》,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山东还入选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试点省,累计建成绿色建筑4.43亿平方米,开工建设装配式建筑1.12亿平方米,创建装配式建筑国家示范城市7个、产业基地34个。2020年,山东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深化建筑业改革,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9万亿元,同比增长4.8%,带动了300多万人就业,支柱产业作用日益凸显。
王玉志指出,在新型建筑工业化、智能建造发展方面,目前山东还存在一些短板:
一是发展机制不健全。
对智能建造、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大,适宜智能建造、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设计、生产、施工、监理、验收等全过程监管机制尚未建立。
二是产业支撑能力不强。
智能建造、建筑工业化整体处于起步推广阶段,部品部件标准化、通用化程度较低,企业多而不强,缺少龙头企业,设计、施工、技能工人等人才队伍依然匮乏。三是市场主体动力不足。与传统的建造方式相比,智能建造、装配式建造科研投入大,推广阶段建设规模小、成本高,影响了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王玉志建议:
一是完善顶层设计。
从国家层面完善与智能建造、新型建筑工业化相关的设计选型标准、主要构件尺寸指南、不同建筑类型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体系。出台针对智能建造、新型建筑工业化的金融、财政、税收、土地等扶持措施,将全面应用预制楼板、预制楼梯、预制内墙等成熟工业化构件产品列为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同时,健全与智能建造、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相适应的工程监管服务机制。
二是发展产业园区。
支持山东开展国家级产业园区创建活动,建设集科研开发、产品生产、应用展示、技能培训、物流运输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产业园区。
三是发展平台经济。
支持山东互联网企业联合有关协会团体、骨干建筑业企业建立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选择部分城市、企业开展应用试点建设,打造一批集服务交易、协同管理、信息集成功能于一体的平台应用范例。
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建造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培养装配式混凝土和钢结构建筑设计、施工、监理人才,尤其是培养既懂土木建造又懂数字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培育壮大新型建筑产业工人队伍,为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队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