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快讯
-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关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申报方向指引(2025年)》的通知
-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安徽省施工图审查系统上线应用的通知
-
山东省住建厅等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稳增长的工作方案》
-
重庆市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2025年)
-
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优化调整非房屋市政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通知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明确建筑节能设计有关事项的通知
-
半年价格近腰斩!重庆部分碎石出厂价低至20元/吨
-
西部基建热潮:西藏工程机械增幅领跑,林芝水电项目全面启动
-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管理细则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资讯信息随时随地查看网站数据实时同步“十四五”开局规划出台,多省市明确2021重点建投计划
融建网行业动态 2021-03-12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为61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亿元,用于集中力量办国家层面的大事、难事、急事,积极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三农”和水利、重大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社会事业、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领域建设。
3月8日,国新办就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我国今年将出台“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拓展5G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的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指出,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为61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亿元,用于集中力量办国家层面的大事、难事、急事,积极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三农”和水利、重大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社会事业、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领域建设。同时,今年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规模总体稳定,精准用于交通、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物流、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领域有一定收益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推动有效投资。
“两新一重”,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2020年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布的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指出,今年将加快推进“两新一重”建设。在新型基础设施方面,今年将出台“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拓展5G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建设。在新型城镇化方面,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在重大工程方面,及时推进川藏铁路、西宁至成都铁路、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等交通水利重大项目。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已明确2021年重点建设投资计划,其中北京、上海、河南、河北、陕西等省市已公布2021年重点建设项目清单,投资规模超过25万亿元,“两新一重”项目成重点。
2月19日,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2021年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的通知》,包括郑济高铁(郑州至濮阳段)等项目在内的1371个项目对外公布,总投资达4.4万亿元,其中2021年计划完成投资1.1万亿元。
北京则提出了2021年“3个100”重点工程计划,即100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100个重大民生改善项目、100个科技创新及高精尖产业项目。总投资超1.3万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约2780亿元、建安投资约1256亿元,支撑全市投资三成以上。
上海2021年重大建设项目聚焦科技产业、社会民生、生态文明、城市基础设施、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等领域,计划安排正式项目166项,其中计划新开工18项、在建128项、建成20项。另外,安排预备项目47项。
还有不少地方不仅明确了路线图还划定了时间表。例如,陕西全省全年安排省级重点项目546个、总投资22503亿元,市级重点项目4366个、总投资53754亿元。提出争取一季度重点项目开工率达到50%以上,为全年项目建设工作开好局;二季度达到80%以上,三季度全部开工建设,坚决完成全年固投增长7%左右的任务。
从地方的项目清单来看,交通基建、公共服务等重大工程占大头,此外,还重点突出了创新驱动,新基建、新型城镇化等项目也占据相当比重。
例如,河北省2021年共安排省重点项目682项,总投资11896.5亿元,年度预计投资2810.6亿元,涵盖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链现代化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及应用、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民生补短板等多个领域。
西安市突出创新驱动和先进制造,全年共安排市级重点项目740个,其中重点在建项目473个,总投资1.38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950亿元,是2020年的1.4倍,预计将支撑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研究员表示,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稳投资将更加聚焦优化投资结构,更加强调在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等领域发力,这也将在各地的重大项目建设中得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