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快讯
-
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4部门关于印发《成都市建设项目开工“一件事”实施方案》的通知
-
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江西省房屋建筑工程智慧工地费用计取方法的通知
-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建筑垃圾治理的意见》的通知
-
国务院令第809号《政务数据共享条例》,自2025年8月1日起施行
-
海南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专家评审工作导则(试行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
-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吉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监理管理办法》的通知
-
住建厅:造价咨询企业至少具备3名一级造价师
-
住建厅:全省施工企业,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资讯信息随时随地查看网站数据实时同步住建部印发《绿色建造技术导则》:绿色建造实施有章可循!
融建网政策法规 2021-03-233月22日,住建部官近日编制、印发了《绿色建造技术导则(试行)》,分为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绿色策划、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交付7项内容,适用于新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及其相关附属设施的绿色建造,既有建筑的改建或扩建也可参照执行。
3月22日,住建部官网披露,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绿色建造、提升建筑工程品质、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了《绿色建造技术导则(试行)》,并于近日印发。
导则分为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绿色策划、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交付7项内容,适用于新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及其相关附属设施的绿色建造,既有建筑的改建或扩建也可参照执行。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明确,绿色建造应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工程策划、设计、施工、交付的建造全过程,充分体现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的总体特征。同时,应统筹考虑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效率、环保、生态等要素,实现工程策划、设计、施工、交付全过程一体化,提高建造水平和建筑品质;应全面体现绿色要求,有效降低建造全过程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少碳排放,整体提升建造活动绿色化水平。
宜采用系统化集成设计、精益化生产施工、一体化装修的方式,加强新技术推广应用,整体提升建造方式工业化水平;宜结合实际需求,有效采用BIM、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信、区块链、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相关技术,整体提升建造手段信息化水平;宜采用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等组织管理方式,促进设计、生产、施工深度协同,整体提升建造管理集约化水平。
附:绿色节能建造技术的概念及应用优势
绿色节能技术是建筑领域持续发展之下衍生出的新型技术形式,其充分践行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可兼顾建筑和环保的协同发展。绿色节能技术在现代化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优势逐步显现,是多数建筑工程的重要技术支撑,是建筑行业的全新发展方向。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在现代建筑领域的应用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节能降耗。
建筑工程建设规模较大,对资源的总量和品质均提出较高的要求,若缺乏科学的施工技术易发生资源浪费现象,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甚至阻碍社会经济的持续性发展。而通过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充分发挥出资源的应用优势,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投入。
2、减轻环境污染。
传统建筑工程施工期间伴有较明显的粉尘污染、噪音污染及水污染等问题。同时,部分建筑施工单位为有效减少成本,将环保监测不达标的材料投入至工程施工中,随之引发环境卫生层面的问题。在此背景下,通过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可显著改善该局面,减少建筑施工期间的各类污染问题,提高建筑工程的环境效益,给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推力。
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具体类型及应用要点
1、外墙节能施工技术
玻璃墙是绿色节能建筑施工领域较为典型的外墙结构形式,其在彰显出节能环保特性的同时有助于提高建筑的整体美感。对于玻璃墙幕墙的施工必须根据要求选择质量达标的材料,保证其在保温隔热性能、稳定性、安全系数等方面均满足要求,以免在使用期间发生破碎现象。同时,需考虑玻璃幕墙的节能特性,较为可行的有中空夹胶玻璃、钢化玻璃等。在玻璃材料选型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到色泽和结构内部的杂质含量,任何色泽不均匀或杂质含量超标的玻璃均不可投入使用。
建筑外墙施工中,支撑构架和密封胶均是重要的材料,因此需加强对此类材料的质量控制。根据绿色节能的发展需求,在选择支架时以铝合金材料较为合适,密封胶则可以优先使用硅结构密封胶,其特点在于具有较高的抗拉度、抗撕裂度及较大的弹性模量。而从工程实践来看,硅结构胶的使用还可显著提高玻璃幕墙的整体抗震性能,以确保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作用下依然维持稳定的状态。根据设计要求合理选择硅结构胶并合理应用,可切实保证玻璃幕墙的密封性,具有抗老化、耐紫外线的特征,且不会引发金属支撑构架腐蚀的现象,环保效益显著。
2、屋面节能技术
建筑屋面施工中,所用的节能环保材料应具有吸水能力强、导热能力强的特征,可在混凝土面板和排水层之间增设高性能的保温材料,例如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板等。需做好材料使用前的质量检验工作,应保证材料在导热性、吸水性等方面都具有较显著的应用优势。施工人员以设计图纸为基准,依照规范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建筑屋顶成型后可种植适量绿色植物,其作用在于避免阳光直射屋顶表面的情况,并给建筑内部提供天然的保温屏障,减少暖通设备的使用量,避免能源过度消耗的情况。相较于常规的建筑工程屋面形式,屋面绿化建筑的方式能够调节建筑的室内温度,给用户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建筑工程绿色屋顶集多部分结构于一体,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通过完整的屋顶结构配置方案,可避免阳光直射建筑结构的情况,同时植物可成为吸收温室气体的“重要帮手”,改善建筑内部及周边的空气质量,与现代化的绿色发展理念相符。
图1 绿化屋面结构
3、地面节能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筑工程体量逐步扩大,同时建筑能耗也随之增加,此时以何种方式降低建筑工程地面热量损失量成为亟需探讨的问题。传统建筑工程领域的地面施工中通常使用聚苯颗粒浆料、复合硅酸盐板等材料,其吸水后易膨胀且缺乏良好的耐久性,易引发地面开裂现象,难以满足用户对建筑结构所提出的保温需求。而在绿色节能理念的引导下,泡沫玻璃材料逐步被应用于建筑地面工程中,它以废旧玻璃等为基础材料,掺入适量发泡剂和改良剂,在高温环境下经烘焙工艺后制得泡沫玻璃,其综合性能较好,具有导热系数低、强度高、耐腐蚀性良好等多重特点,可有效提高地面保温性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材料的各类弊端。关于地面节能保温结构的组成如图2所示。
图2 地面保温结构
4、给排水系统的绿色节能技术
传统建筑工程领域普遍采用一次性排水系统,存在较明显的水资源浪费现象,而本建筑则在既有给排水系统的基础上升级改造,配置多次水循环利用系统,有效区分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在收集到生活污水后对其执行过滤处理,从而形成中水,此部分水资源可用于植物灌溉、厕所用水等生活场景中;而对于污水则经引导后再排放,可减少污水对建筑及周边环境所引发的污染问题。对于给排水系统设备的选择,应以变频供水、低能耗运行等特征的设备较为合适。通过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给排水系统运行期间的能源耗费量,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此时,雨水资源也将得到有效的利用,例如在配置完善的雨水回收系统后,可以将自然降雨高效收集至特定的池子内对其执行过滤处理,所得水可用于植物浇灌或是厕所冲洗等场景中,以达到“变废为宝”的效果。
5、绿色运输
运输车辆应配置全封闭车斗,以免土方在运输期间洒漏。土方作业时需加强对扬尘的控制,具体可通过洒水的方式扑灭扬尘。对于已开挖成型的区域则在其周边加盖密网,以免在大风等天气出现大量尘土飞扬的情况。建筑施工期间将产生各类建筑垃圾,应及时清理干净,在现场搭建封闭性临时通道,由专门的车辆经由该处运输垃圾。此外,需对施工现场的裸地采取封闭措施,由专员定期清理以减少扬尘。
遵循建材本地化的原则,建设单位需从项目所在地选择符合资质要求的供应商,由此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尽可能选用当地建材,避免在长距离运输途中发生资源损耗的情况,同时也可有效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建筑材料进场时必须做好质量检验工作,满足要求方可进入现场。室内材料直接与使用者共处相同的空间内,因此需检查有毒有害物质,任何不达标的材料均不可投入使用。施工完成后需委托专业的机构全方位检测室内有毒气体,明确具体类型及含量,对室内的环境做出综合性评价,同时生成质量检验报告,给用户营造舒适且健康的室内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