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快讯
-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关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申报方向指引(2025年)》的通知
-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安徽省施工图审查系统上线应用的通知
-
山东省住建厅等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稳增长的工作方案》
-
重庆市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2025年)
-
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优化调整非房屋市政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通知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明确建筑节能设计有关事项的通知
-
半年价格近腰斩!重庆部分碎石出厂价低至20元/吨
-
西部基建热潮:西藏工程机械增幅领跑,林芝水电项目全面启动
-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管理细则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资讯信息随时随地查看网站数据实时同步智慧城市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召开,新基建助力智慧城市安防发展!
融建网行业动态 2021-04-304月23日第八届中国·深圳智慧城市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成功召开。全国各地的政企领袖、众多知名安防企业代表以及媒体共800余位嘉宾出席,共同探讨安防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新基建”的加速入局,使得各安防企业与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各项技术更好的接轨,共同为智慧城市的发展贡献力量。
2021年4月23日,第八届中国·深圳智慧城市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成功召开。

此次论坛以“新时代,新‘基’遇,新挑战”为主题,邀请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政企领袖、众多知名安防企业代表以及媒体共800余位嘉宾出席,共同探讨安防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新基建”的加速入局,使得各安防企业与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各项技术更好的接轨。
论坛现场,华为、天威视讯、深信服、大华股份、广电信义、奇安信等知名企业代表以主题演讲的方式,围绕产业的创新应用、最新前沿技术和成果开展了交流与讨论。
以算力解放人力,以数能提升效能
在智慧城市落地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挑战。在华为看来,可大致分为两部分:一是机制和体制,二是科技支撑服务体系。
前者的挑战在于基层党组织尚未发挥足够的推动作用、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不顺畅、缺乏统一标准规范借鉴以及智慧化风险预测预防不够等。
科技支撑程度较低则是由于数据来源分散、事项权责不清、部门各自为政、事件处置被动以及依赖传统经验管理,缺乏数据的集中受理、权责的精细管理、各部门的联动协调、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以及数据决策支持。
为攻克挑战,华为机器视觉首席专家卢毅提出,“一网统管”是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种实践方式,可通过流程变革、技术支撑、线上线下协同,统一数据资源、运行机制,实现城市的“智治力”,对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事项等全要素对象实行更高效的多元主体共治。
智慧城市一网统管的本质,华为理解为管理和技术的双重变革。利用实时在线数据和各类智能方法,改人力密集型为人机交互集型,改经验判断型为科学决策型,改被动处置型为主动发现型,在最低层级、最早时间,以相对最小的成本解决突出问题,取得最佳综合效应,实现线上线下协同高效处置一件事。
目前,华为在智慧城市场景化上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了四个内容:
一是慧眼识事,通过AI+视频实现事件智能化发现,第一时间对城市违规事件预警;
二是融智分拨,由于城市事件数据收集后还需分配分拨,结合AI技术即可实现数据的智能分类、精准派单;
三是协同治事,针对跨部门跨领域的复杂事件或突发事件,通过融合通信,联动指挥系统并建立指挥中心,联勤联动;
四是数据智治,利用AI对热点话题、热点诉求、市民感受等进行态势感知并汇集打造成预警模型,让政府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群众最关键、最棘手的一些问题。
智能感知,安全赋能
如今,智能城市已从围绕基础、技术来建设的阶段,发展到围绕业务来建设的第三阶段。
以“杭州宁围”的城市治理作为案例,浙江大华总结了其“三多五难”的痛点。
三多,指外来人口占比超65%,治安事件相对较多;城乡结合改造问题、民生诉求较多以及宁围作为产业重镇,公共服务需求较多。
五难,一是难在城市智能缺乏新兴技术可供服务;二难是指基础执法队伍和能力薄弱,难以发动治理力量;三难是面对紧急事件发展、指挥环节执行困难;四难是因智慧数据相对孤立,清晰图谱较难;五则难在公共服务需求缺少系统性的支撑,致使落地困难。
围绕其痛点进行全面分析后,大华给出了一个系统化的解决方案,通过智能+感知、服务+治理的新模式提升城市运行的感知力、异常情形的预测力和突发事件的干预力。
在数据融合方面,大华实现了智慧治理、劳动稽查等平台数据的互联互通;在指挥管理方面,成立综合的指挥部,将城管、执法等力量进行整合;依托当前的视频、AI、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打造了围绕社会治理、智慧消防、智慧安防、应急指挥等主题,并在渣土车管理等城市管理方面、目标车辆预警等安全防范方面以及垃圾分类引导等民生服务方面的场景实现应用的城市智慧治理体系。
为5G场景安全保驾护航
在新基建的助推下,其代表之一的5G,在各行业都实现了场景化和数字化。
5G主要是在低时延、大带宽、广并发的应用。以天威视讯的5G成果为例,5G在智慧养老、智慧港口、智慧驾校、智慧安防、智慧工地及智慧水务等方面都实现了应用落地。
相对应的,数字化、新基建也可能会带来一些新的威胁。由于5G时代,不仅仅是手机、ipad、PC机,汽车、心脏起搏器等设备也可进入到网络里,它的接口开放、业务云化也会带来一些新的挑战。
比如说智慧医疗方面,其低时延的远程手术、大带宽的现场急救、数据的采集、医护人员的iPad终端和扫描器以及可穿戴设备都可连到医疗云里面。
这就意味着,从网络层、终端层到平台层以及到应用层,都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威胁。
5G作为新基建包括数字化的技术,需要我们做好网络安全风险合一的措施,基于原来局部零散的政治安全建设,做好体系化的安全规划;以大数据为新的核心,引入零信任等机制来升级网络安全的框架。
除此之外,从系统工程角度出发,需以“十大工程、五大任务”为落地抓手,指导网络安全体系的规划、建设与运行,保障实战化的安全运行,为应用安全能力、安全人员能力、物联网安全能力以及业务安全能力提供支撑,从而保障新基建和数字化转型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