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快讯
-
江西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
-
《四川省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批管理办法》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
珠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政府投资项目“隐蔽工程”质量管理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
省建设厅关于公开征求《浙江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意见 的公告
-
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关于实行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文件提前公示的通知
-
交通运输部 财政部 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方案》
-
取消最高投标限价和结算财政评审,立即施行
-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
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贯彻执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GB/T 50500-2024)及九项专业工程工程量计算标准的通知
-
《海南省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专家库管理办法》自2025年8月10日起施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资讯信息随时随地查看网站数据实时同步统建统管、自建自管,《成都市居民小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发布实施!
融建网政策法规 2021-08-27近日,成都市住建局、发改委、市场监督管理局、应急管理局、消防救援支队等7个部门联合出台《成都市居民小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明确小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原则、建设管理方式及政策保障措施等。针对新建小区,要求按照相关比例建设充电桩和预留充电桩安装条件,如电力管沟、变压器容量预留,低压主干线、配电箱安装到位并预留接口。针对既有小区,在固定车位建设供居民个人使用的自用充电设施。
近日,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场监督管理局、应急管理局、消防救援支队等7个部门联合出台《成都市居民小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明确小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原则、建设管理方式及政策保障措施等。
《实施细则》涵盖了新建小区、既有小区两种类型。针对新建小区,成都将严格落实配建比例要求,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把充电设施配建比例要求纳入建设条件和整体工程验收范畴。新建小区建设单位要按照相关比例要求建设充电桩和预留充电桩安装条件,如电力管沟、变压器容量预留,低压主干线、配电箱安装到位并预留接口,确保充电基础设施与新建建筑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使用。小区交付使用时建设单位必须确定符合资质条件的充电运营商或物业服务机构等单位维护管理充电设施,保证充电设施安全稳定运行。充电设施交付使用后要接入政府监管平台纳入在线监测。
针对既有小区,成都将大力推进充电设施改造。区分不同车位类型,在公共区域建设供全体业主使用的公用充电设施,在固定车位建设供居民个人使用的自用充电设施。由政府组织引导推进既有小区公用桩建设改造,力争到2025年,全市具备建设条件的既有小区实现公用桩全覆盖,全市具备建设条件的既有小区固定车位实现自用桩“应装能装”。
《实施细则》提出,针对既有小区公用桩,政府根据电动汽车推广实施计划和居民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建设计划,组织引导充电运营商统一规划建设、统一维护管理(统建统管)居民小区充电设施,推广应用智能有序充电,缓解高峰时段电网压力。
针对既有小区自用桩,《实施细则》明确,居民应委托电动汽车生产(销售)企业或充电桩施工单位自行建设、自行管理、自行负责(自建自管)。支持充电运营商按照“统建统管”模式开展干线电缆等供电设施改造,推广应用智能有序充电,提供自用桩安装与维护管理一体化服务,采取市场化方式收取服务费用。
《实施意见》还明确了既有小区公用桩、自用桩等建设安装条件、安装流程以及责任主体。既有小区建设公用桩、自用桩须符合车位条件、电力容量、消防设施的相应条件。其中,自用桩建设管理流程包括准备材料、报装申请、现场查勘、施工建设、装表接电、运营维护等。对现有配电设施确实无法满足充电桩用电负荷需求的,产权为电网企业的,由供电企业提出解决方案;产权为用电用户的,由用电用户提供解决方案,可开展变压器增容或引入充电运营商统建统管,支持优先应用智能有序充电方式建设。
在安全管理方面,《实施细则》规定,按照“谁所有,谁负责”原则,居民自用充电桩由所有权人负责运行维护管理,承担安全管理主体责任;电动汽车生产(销售)企业对其承诺质保期内的充电设施质量安全负责;充电运营商负责“统建统管”充电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承担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此外,小区管理单位应加强日常巡查,协助并监督充电设施所有权人履行安全责任;新建小区配建充电设施,由建设单位确定的充电运营商或物业服务机构负责运行维护管理。
附原文:
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7部门关于印发《成都市居民小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成经信发〔2021〕7号
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各区(市)县政府,市级有关部门,相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快和规范成都市居民小区充电设施建设,市经信局会同市住建局、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应急局、市人防办、市消防救援支队研究制定了《成都市居民小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下载:《成都市居民小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管理实施细则》
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成都市应急管理局 成都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成都市消防救援支队
2021年8月12日
附:《成都市居民小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解读
如何安装?
区分不同小区类型和充电桩类型
此次《细则》中,按照新建小区和既有小区充电设施改造以及在公共区域建设供全体业主使用的公用充电设施(以下简称“公用桩”),在固定车位建设供居民个人使用的自用充电设施(以下简称“自用桩”),分别做出了要求。
对于新建小区,《细则》规定,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相关比例要求建设充电桩和预留充电桩安装条件(如:电力管沟、变压器容量预留,低压主干线、配电箱安装到位并预留接口)。成都各级住建行政主管部门应将充电设施配建比例要求纳入建设条件和整体工程验收范畴。此前,成都市住建局、经信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建建筑配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土地出让、施工设计、施工管理、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各环节要求,压实了各方主体责任,确保充电基础设施与新建建筑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使用,并要求充电设施交付使用后接入政府监管平台在线监测。
对于既有小区充电设施改造,《细则》提出到2025年,全市具备建设条件的既有小区实现公用桩全覆盖,全市具备建设条件的既有小区固定车位实现自用桩“应装能装”。
如何建设?
“统建统管”和“自建自管”
按照不同小区类型和充电桩类型,《细则》提出,将分别采取不同方式推进建设,具体来说:
既有小区公用桩。政府部门将根据电动汽车推广实施计划和居民需求,结合既有小区公用桩情况制定年度建设计划,组织引导充电运营商统一规划建设、统一维护管理(以下简称“统建统管”)居民小区充电设施,推广应用智能有序充电,缓解高峰时段电网压力。
既有小区自用桩。居民委托电动汽车生产(销售)企业或充电桩施工单位自行建设、自行管理、自行负责(以下简称“自建自管”)。支持充电运营商按照“统建统管”模式开展干线电缆等供电设施改造,推广应用智能有序充电,提供自用桩安装与维护管理一体化服务,采取市场化方式收取服务费用。
新建小区配建桩。建设单位按照比例要求建设充电桩和预留安装条件。小区交付使用时建设单位必须确定符合资质条件的充电运营商或物业服务机构等单位维护管理充电设施,保证充电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谁来管理?
“谁所有,谁负责”
为推进《细则》实施,成都建立“市级部门统筹、区(市)县组织、街道(乡镇)落实”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和目标任务。
《细则》规定,按照“谁所有,谁负责”原则,居民自用充电桩由所有权人负责运行维护管理,承担安全管理主体责任;
电动汽车生产(销售)企业对其承诺质保期内的充电设施质量安全负责;
小区管理单位应加强日常巡查,协助并监督充电设施所有权人履行安全责任;
充电运营商负责“统建统管”充电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承担安全管理主体责任;
新建小区配建充电设施,由建设单位确定的充电运营商或物业服务机构负责运行维护管理;
在人防工程内安装充电设施的,不得破坏人防工程主体结构及人防设施设备。
同时,要求电网企业要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为运营商和个人业务办理开辟报装接电绿色通道。
《细则》还提出,相关主管部门将既有小区充电设施建设情况纳入各类住宅项目或物业服务机构评优评先指标体。
《细则》同时对成都市经信局、住建局等相关部门和单位明确了职责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