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快讯
-
进度条刷新 柳梧铁路全线最长隧道顺利贯通
-
总投资574亿元!又一超级水利工程将落地!
-
增开!提速!优化服务!铁路7月1日实行新运行图
-
重庆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指南
-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开展2025年房屋市政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及建筑起重机械管理帮扶指导的通知
-
南昌市消防设计技术审查要点(2025年修订版),2025年7月1日实施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建设工程企业资质专家审查意见的公示
-
重庆:全面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助力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
-
江苏省住宅工程品质提升行动方案
-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关于加强建筑工程项目负责人管理的通知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资讯信息随时随地查看网站数据实时同步湖南发布“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一大波文旅重大项目即将来袭!
融建网行业动态 2021-09-108月30日,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印发《湖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以“锦绣潇湘”为品牌的全域旅游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旅游业成为万亿产业。全力规划建设重点旅游环线,推动5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实现一级以上公路辐射,省级以上旅游区点双车道公路全覆盖。力争至2025年,旅游公路长度由2020年的1100公里增加至7500公里。
8月30日,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印发《湖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聚焦文化强省和全域旅游基地建设,通过一系列新举措,描绘了新时代“锦绣潇湘”的美丽蓝图。
《规划》明确,到2025年,文化强省和以“锦绣潇湘”为品牌的全域旅游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进一步提升,努力建成全国文化高地、全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内外著名旅游目的地,文艺精品创作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形成2至3个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文化会展和活动品牌,旅游业成为万亿产业,为建设现代化新湖南贡献力量。
《规划》提出,实施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等,推出10部左右大型舞台艺术精品,扶持3台大型优秀旅游演艺作品,扶持复排优秀传统剧目不少于20台。实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程、公共文化机构文旅功能融合示范工程、公共数字文化进万家项目等,促进公共文旅设施和服务提升。实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设施建设工程、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程等,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力度,推动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规划》明确,通过构建五大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板块、五大省际文化旅游联动区、四大文化旅游走廊“554”全省文旅发展新格局,推动文化和旅游差异化、特色化、均衡化、高质量发展。力争至2025年,旅游业年总收入由2020年的8261.95亿元增长至1.3万亿元左右,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20年的6.18%提升至6.5%左右。
未来5年,湖南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通过进一步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和改革创新,开创发展新局面,力争5年实现文化旅游投资1万亿元以上,同时推动文化和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加强政策和法治保障,凝聚发展合力,全面推进文化和旅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构建“554”文旅发展新格局
《规划》立足湖南实际,力图通过构建“554”全省文旅发展新格局,推动文化和旅游差异化、特色化、均衡化、高质量发展。
“554”即:建设五大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板块(长株潭、环洞庭湖、大湘西、大湘南、雪峰山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板块)、五大省际文化旅游联动区(湘赣边区红色旅游联动区、湘鄂赣天岳幕阜山文化旅游联动区、湘鄂渝黔武陵山文化旅游联动区、湘粤南岭文化旅游联动区、湘桂崀山文化旅游联动区)、四大文化旅游走廊(湘江文化旅游走廊、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走廊、大湘东红色文化旅游走廊、长征文化旅游走廊)。
湖南省将重点建设长沙、张家界两大国际旅游中心城市,打造岳阳、郴州、怀化三大旅游开放门户,建成一批文化旅游精品县,形成文旅经济新增长极。
培根铸魂,打造文化新高地
实施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推出10部左右大型舞台艺术精品,扶持3台大型优秀旅游演艺作品,扶持复排优秀传统剧目不少于20台。
提升公共文旅服务。实施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建设最美潇湘文化空间;推进省文化艺术中心、湖南图书馆新馆等省级项目建设,打造“公共文化进村入户·戏曲进乡村”项目等一批公共文化机构文旅功能融合示范工程,让公共文化服务走到群众家门口。
规划建设重点旅游环线,推动5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实现一级以上公路辐射,省级以上旅游区点双车道公路全覆盖。力争至2025年,人均文化和旅游事业费由2020年的52.35元提升至106元,旅游公路长度由2020年的1100公里增加至7500公里。
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力度,推动非遗走进现代生活。打造4至5个省级考古遗址公园,推动侗族村寨、万里茶道、长沙铜官窑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推动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和国家长征文化公园(湖南段)建设,探索支持湖南省博物馆、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建立分馆;启动第二次非遗资源普查,开展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申报认定。
产业提质,发力消费新蓝海
大众旅游休闲度假时代已经到来,文旅消费大众化、需求品质化特征凸显,文旅领域已成为消费新蓝海。根据《规划》,湖南省将通过推动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建设全域旅游基地,确保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增加值稳居全国第一方阵;通过实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工程,开展区域旅游联盟行动、文旅夜经济点亮行动等举措,培育开放多元的文化和旅游市场。
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重点推进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支持湖南日报文化旅游投融资服务中心建设,支持电广传媒“传媒+文旅+投资”战略升级。至2025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由2020年的3394.78亿元增长到5000亿元。
以5A级旅游景区和世界遗产景区为基础,打造2至3个世界级旅游景区。到2025年,国家4A级以上景区和省级以上度假区达到200家;重点支持韶山、沙洲等2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发展,力争1至2家红色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力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达到60个以上。
鼓励实施景区公众免费开放日等措施,推动文旅消费便民惠民;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新增1至2个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示范城市;鼓励对传统商业街区、闲置厂房、高校和创业创新集中商圈区域等进行改造提升,助力打造“长沙夜星城”全国品牌。
融合改革,开创发展新局面
未来5年,湖南省将通过进一步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和改革创新,开创发展新局面。
实施文化基因解码工程、文旅融合IP培育工程、旅游演艺精品创作工程、“锦绣潇湘”品牌建设工程、“文化旅游领航计划”培塑工程等文旅融合重点工程,到2025年,力争培育旅游总收入百亿元县市区50个、千亿元地级市5个,形成一批旅游总收入亿元乡镇。组建湖南省旅游投资集团,力争培育1至2家营业收入过千亿元、3至4家营业收入过百亿元的龙头文化旅游企业。
力争5年实现文化旅游投资1万亿元以上,促进文旅跨界融合。重点建设十大文旅融合示范区,打造百个文旅融合示范点,策划开展千项文旅融合活动;建设体育旅游示范省。
新一轮科技革命将为文化和旅游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湖南省将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体系,打造长沙岳麓科技产业园等旅游科技示范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