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快讯
-
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4部门关于印发《成都市建设项目开工“一件事”实施方案》的通知
-
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江西省房屋建筑工程智慧工地费用计取方法的通知
-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建筑垃圾治理的意见》的通知
-
国务院令第809号《政务数据共享条例》,自2025年8月1日起施行
-
海南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专家评审工作导则(试行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
-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吉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监理管理办法》的通知
-
住建厅:造价咨询企业至少具备3名一级造价师
-
住建厅:全省施工企业,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资讯信息随时随地查看网站数据实时同步明确青岛三项“国字号”交通强国试点任务,交通运输部发布青岛市交通强国试点工作意见!
融建网政策法规 2021-10-2910月26日,交通运输部官网发布《关于青岛市开展打造一流轨道交通产业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原则同意在青岛开展试点,打造一流轨道交通产业、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综合服务中心、智慧交通建设这三项“国字号”交通强国试点任务,将对青岛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更为青岛交通创新发展打开了一扇机遇之门,将更好支撑青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10月26日,交通运输部官网发布《关于青岛市开展打造一流轨道交通产业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原则同意在打造一流轨道交通产业、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智慧交通建设等方面开展试点。这意味着青岛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方案成功获批。
2020年12月份,青岛市交通运输局获批成为第三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此次意见的正式印发,进一步明确了青岛承担的先行先试具体试点任务,对有序开展试点工作、打造交通强国建设“青岛范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这是国家对青岛城市地位的又一次肯定。从地理区位上看,青岛向东是日韩,向西是黄河流域、中亚、西亚、欧洲,向北是京津冀、东三省,向南是长三角、大上海,处于一个十分关键的战略位置。刚刚过去的“十三五”时期,青岛抓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输服务水平提升的“黄金期”,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基础设施从“连线成片”到“基本成网”,初步形成以空港、海港为辐射中心,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为骨干,与城市交通紧密衔接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有力支撑了新发展格局。
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叠加上合示范区、自贸区青岛片区等多个开放平台优势,青岛在国家交通新布局中频频被“点名”: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在这一交通强国战略的行动指南中,青岛交通枢纽地位再次凸显,成为20个加快建设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发挥青岛港等国际枢纽海港作用”列入了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港站的要点。
交通运输部在此次印发的意见中,对青岛提出明确要求:统筹推进、突出重点,力争在轨道交通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构建、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服务品牌建设、智慧交通典型场景应用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一批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无疑,这一“国字号”试点任务,将对青岛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更为青岛交通创新发展打开了一扇机遇之门,将更好支撑青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附原文:
交通运输部关于青岛市开展打造一流轨道交通产业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
青岛市交通运输局:
《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关于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方案修改完善情况的报告》收悉。为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相关领域的目标任务,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交规划函〔2019〕859号),经研究,主要意见回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在打造一流轨道交通产业、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智慧交通建设等方面开展试点(具体要点附后)。请进一步完善试点实施方案,细化试点任务,落实具体举措,明确阶段目标和时间进度,并及时向部报备。
二、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试点工作推进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强化政策支持。加强上下联动,强化协同配合,创造开放包容、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避免出现排他性问题。
三、统筹推进、突出重点,力争在轨道交通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构建、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服务品牌建设、智慧交通典型场景应用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一批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四、加强跟踪、总结经验,试点工作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成功经验模式以及值得研究重视的有关重大问题请及时报部,并于每年12月底前向部报送年度试点工作总结。
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单位、组织有关专家对试点工作给予指导,在相关规划、政策制定和实施等工作中加强支持。适时开展跟踪调研、监测评估和经验交流。在试点任务实施完成后组织开展考核、成果认定、宣传推广等工作。
交通运输部
2021年8月31日
附件
交通强国建设青岛市试点任务要点
一、打造一流轨道交通产业
(一)试点单位。
青岛市交通运输局,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国家高速列车(青岛)技术创新中心、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动车小镇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
深化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投融资改革,探索“管委会+公司”发展模式。开展高速动车、高速磁浮、核心系统及零部件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平台和应用场景。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构建轨道交通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加快轨道交通产业配套设施建设,打造共生共赢产业生态。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基本建成高速磁浮实验中心和高速磁浮试制中心,轨道交通车辆系统集成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实现5G信号覆盖和重点场景应用。完成高速磁悬浮列车样车研制。轨道交通产业规模优势凸显,全产业链产值不断提升。
通过3~5年时间,完成时速400公里级高速轮轨客运列车研发,实现高速动车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构建形成高速磁浮运输系统试验环境,基本研制完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磁浮运输工程化系统。培育形成一批配套骨干企业,轨道交通产业集聚效应显著提升。
二、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综合服务能力提升
(一)试点单位。
青岛市交通运输局,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管理委员会、胶州市物流工作推进服务中心、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
打造欧亚班列上合示范区集结中心。深化“前港后站”一体化海铁联运模式,常态化开行“胶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青岛港”往返班列,推动多式联运无缝衔接。优化与上合组织国家“点对点”班列组织模式,持续开展内外贸货物混编运输业务,探索班列仓位、代码、资源共享。创新班列发展模式,开展海铁联运国际中转集拼、国际铁路联运“一单制”等综合服务。打造上合示范区物流枢纽,多举措提升境外物流服务能力。探索制定“一单制”标准规范和服务规则,大力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人,打造一票到底式服务及票证系统。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综合服务功能成效初显,欧亚班列图定线路数量不断增加,日韩—青岛—欧亚等多式联运服务实现常态化运营,海铁联运量实现显著增长,欧亚班列集结中心枢纽作用逐步凸显。
通过3~5年时间,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服务品牌带动效应明显增强。基本建成上合经贸产业园等优质配套产业园区,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综合服务功能逐步成熟,物流运转效率和衔接水平大幅提升,一体化通关和协同联动更加高效,海铁联运能力进一步增长,欧亚班列集结中心枢纽作用大幅提升。在多式联运无缝衔接、综合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
三、智慧交通建设
(一)试点单位。
青岛市交通运输局,青岛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
开展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研究,建设综合交通大数据基础支撑平台、大数据一体化应用平台。创新智慧交通服务场景,探索“公共交通+定制出行+共享交通”组合模式和出行即服务(MaaS)平台建设。开展综合交通换乘中心(GTC)系统、智慧引航服务系统、巡游出租汽车服务监管系统、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与指挥平台建设,全面提升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在智慧交通服务场景领域初步完成胶东机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GTC)系统建设,实现机场日常情况下可视化监控及预警分析,机场陆侧交通协同管理与客流集散能力明显增强,旅客一体化换乘体验有效提升。初步完成巡游出租汽车服务监管系统、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与指挥平台建设。智慧交通应用场景不断丰富,行业治理能力与公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通过3~5年时间,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架构基本建成,综合交通大数据制度、技术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大数据与综合交通运输业务深度融合,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数据交换共享水平大幅提高。智慧交通服务场景更加丰富,基本完成出行即服务(MaaS)平台、智慧引航系统建设,胶东机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GTC)取得显著进展,一体化、高品质的综合交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在智慧交通典型场景应用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
抄送: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国家高速列车(青岛)技术创新中心、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动车小镇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管理委员会、胶州市物流工作推进服务中心、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部政策研究室、法制司、综合规划司、运输服务司、科技司、国际合作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