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快讯
-
增开!提速!优化服务!铁路7月1日实行新运行图
-
重庆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指南
-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开展2025年房屋市政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及建筑起重机械管理帮扶指导的通知
-
南昌市消防设计技术审查要点(2025年修订版),2025年7月1日实施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建设工程企业资质专家审查意见的公示
-
重庆:全面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助力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
-
江苏省住宅工程品质提升行动方案
-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关于加强建筑工程项目负责人管理的通知
-
今年前五月全国铁路建设高效推进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21亿元
-
着力推动产业升级、优化营商环境 国家级经开区迎来建设热潮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资讯信息随时随地查看网站数据实时同步多地密集公布2021民生工程建设进度单,国家层面、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政策资金全力支持民生工程冲刺四季度!
融建网行业动态 2021-11-09年末将至,地方纷纷披露最新民生工程建设进度单,合肥民生工程提前完成年度任务、大连市15项重点民生工程24个项目有序推进中。除老旧小区改造、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外,养老、托育、医疗等也被列入重点投资清单,一批重大工程将压茬推进、加紧开建。近日国务院文件强调加强城乡教育、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文化体育等领域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海南、江苏也纷纷出台文件为民生工程建设提供政策资金支持。
年末将至,地方纷纷披露最新民生工程建设进度单,“提前完成”“有序推进”成为关键词。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加紧部署,将民生补短板工作列为要务,聚力攻坚。除老旧小区改造、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外,养老、托育、医疗等也被列入重点投资清单,一批重大工程将压茬推进、加紧开建。
近日,多地密集公布民生工程建设进度单。其中,合肥市31项民生工程已投入141.88亿元,已支出111.62亿元,资金支出率78.67%。其中,11项民生工程提前完成年度任务,其余20项正有序推进。
截至10月底,大连市15项重点民生工程24个项目中,“实施供热设施维修改造”等9个项目完成全年目标,“实施老旧小区改造200万平方米”等8个项目超额完成10月节点目标,“新增公办幼儿园15所”等7个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正在推进的15个项目中,4个项目将于11月底完成年度目标,11个项目将于12月底按期完成年度目标。
地方还在启动新一批重大民生工程建设。近日,上海“五个新城”民生重大工程集中开工启动活动举行。此次集中开工启动的19个项目总投资约215亿元,重点聚焦医疗、教育、保障房、交通、生态环境等民生领域。
这只是一个缩影。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民生领域投资稳定向好。前三季度,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11.8%,其中,卫生投资增长31.4%,教育投资增长10.4%。
“今年以来,各地纷纷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支出力度,相关投资项目保持较高速增长,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加快民生工程建设,一方面有利于补齐短板,优化投资结构,提升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能力,更大程度释放民生红利;另一方面有利于稳投资促转型,引导发展更注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扩大社会服务消费,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
光大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也表示,加快推动民生工程建设,一方面,有助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广大人民;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民生工程协同融合新基建,蕴含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如发展智慧交通、数字基础设施,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近日,有关部门加紧部署,将民生补短板列为要务。从重点领域看,涵盖老旧小区改造、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养老、托育、基本医疗等,更多惠及民生的工程项目有望加快开工。
11月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努力化解民生堵点痛点,把民生期盼放在心上,解决好督查中发现的有的地方拖欠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和医疗、老旧小区改造等方面民生实事没有办好办实问题。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若干意见》,强调加强城乡教育、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文化体育等领域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明确结合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建设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统筹设置幼儿园、托育点、养老服务设施等。
各地也在积极推进。以养老托育为例,海南省日前印发《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底,全省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2张。全省公立型和普惠性婴幼儿在托覆盖率不低于30%,其中公立型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在托婴幼儿占比原则上不低于10%。
江苏省提出,到2025年,护理型床位数占比达70%以上,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全省每个街道建成1所以上具备全托、日托、居家探访、医疗服务等功能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每个县(市、区)建成1所以上护理院,各设区市建成1所三级老年医院,实现县级行政区域老年大学全覆盖。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传旺表示,加快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有助于推动“保民生”和“稳增长”相互促进,提振发展信心,增强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向好的内生动力。但在此过程中既要切实解决好教育公平、医疗保障等民众关切问题,也要关注城乡差异等问题。既要保障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持续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实施,也要健全完善民生工程长效机制,切实补齐民生短板。
刘向东认为,在民生工程建设过程中,既要注意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增加民生设施供给,尊重居民意愿开展旧城改造等项目,也要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进来,特别是对家政、养老、托幼、医疗健康等社会领域的民生工程注意提质增效和实现普惠共享,还要加强民生工程实施过程的监督,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在政策资金支持方面,刘向东建议,既要把财政资金或地方专项债资金用在刀刃上,同时也要用好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形成资金筹措的多元化,增强民生工程投资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