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融建网!请登录 | 免费注册

服务热线:400-8936-779
融建网手机版

11月全国多地上千个重大项目密集开工,总投资额合计达11029亿元!

融建网行业动态      2021-11-18

近日多地重大项目密集开工,稳投资步伐加快。据不完全统计,11月份以来,湖北、云南、深圳、福建、陕西等地开工上千个重大项目,总投资额合计达11029亿元。近期监管部门要求,各地剩余新增专项债券额度需于11月底前发行完毕,不再为12月预留专项债额度。这为上述重大项目投资提供了资金支持,将对经济增长形成支撑。

  近日,多地重大项目密集开工,稳投资步伐加快。据不完全统计,11月份以来,湖北、云南、深圳、福建、陕西等地开工上千个重大项目,总投资额合计达11029亿元。项目建设是扩大有效投资、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国家加强投资,是稳经济的重要举措。今年三季度,国内GDP当季同比为4.9%,远远低于二季度的7.9%,也低于2019年4季度的5.8%。GDP已经低于潜在增速水平,经济动能不足,下行压力加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加大逆周期调控,通过增加投资来稳定经济增长。基建投资托底国内经济增长,是较为有效、直接的工具。

  截至9月末,专项债发行进度仅达到64.8%,依然大幅低于往年。近期监管部门要求,各地剩余新增专项债券额度需于11月底前发行完毕,不再为12月预留专项债额度。这为上述项目投资提供了资金支持,将对经济增长形成支撑。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加快推动重大项目特别是民生工程建设,有利于发挥稳定投资的作用,引导投资在稳增长、调结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通过扩大有效投资,引导社会资本跟进,为稳定就业提供重要支撑。

  在开工的重大项目中,新能源、新基建项目成为“重头戏”。新能源主要集中在清洁能源。央行11月8日宣布,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重点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三个碳减排领域。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推出将发挥政策示范效应,鼓励社会资金更多投向绿色低碳领域。

  新基建具有产出效益高、产业带动性强的特点。新基建以信息技术为载体,连接全国各地、各行业的生产者、消费者,极大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顺应未来经济发展趋势 ,抢占经济发展高地,广泛地拉动新经济发展。

  当前加速推进相关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既有利于年内稳定投资、稳定经济增长的需要,也有利于立足长远布局未来。


图片1.png


  多地重大项目密集开工

  11月4日,广西印发《2021年第四批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方案》,涉及重大项目189个,总投资1858.5亿元,涵盖交通、新能源、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卫生事业等多个领域。11月5日,湖北举行2021年四季度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805个项目总投资达4520亿元。

  据记者不完全梳理,陕西、福建、广东、山东等地一批重大项目也于近期集中开工。11月4日,陕西西安举行四季度重点项目暨电网攻坚项目集中开工活动,100个项目总投资650.58亿元,年度投资122.66亿元。11月2日,福建莆田5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四川省此前表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项目陆续落地实施,已完成四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制造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恢复提速,投资实物量加速形成。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从短期来看,重大项目建设对于稳增长将发挥关键性作用;从中长期来看,有助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为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重大项目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前三季度,江苏省10亿元以上项目数量同比增长24.1%,完成投资增长13.5%,对投资增长贡献率达45.3%。江西省亿元以上在建项目8277个,同比增加1120个,完成投资增长8.1%,占全部投资的67.1%。国铁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前三季度,川藏铁路雅安至新都桥、波密至林芝段、沪渝蓉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等一批重点工程开工建设,拉林铁路、朝凌高铁等一批新线建成投用,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进度略高于去年同期,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认为,今年以来投资表现较为疲弱,随着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提速,以及集中开工一批重大项目,四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态势有望得到缓解,同时也将为中长期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打下较好基础。

  优结构补短板成投资重点

  重大项目建设是稳增长稳投资的有力支撑,也是调结构转动能的关键载体和补短板惠民生的重要引擎。梳理各地新开工项目可以看到,“两新一重”是重头戏。深圳市第四季度新开工项目224个,总投资约4455.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223亿元,其中包括大族数控产业园、国显科技新型显示研发生产基地、TCL先进半导体显示产业总部等重大项目。10月中下旬以来,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4省区集中组织开工了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总规模近3000万千瓦,拉开第一批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项目开工序幕。

  民生工程建设力度也在加大。上海“五个新城”民生重大工程于10月集中开工,19个项目总投资约215亿元,重点聚焦医疗、教育、保障房、交通、生态环境等民生领域。湖北四季度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中,包含基础设施和生态环保类项目140个、社会民生类项目73个。

  今年前三季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66个,总投资4804亿元,主要集中在交通、能源、信息化等行业。财政部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地方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券约五成投向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领域重大项目;约三成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卫生健康、教育、养老、文化旅游等社会事业领域重大项目;约两成投向农林水利、能源、城乡冷链物流等领域重大项目,对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重大项目用地保障方面,广东省自然资源厅近期发布通知,决定于11月至12月开展重大项目用地报批攻坚行动,推进广东省重大项目用地预审和用地审批提速,确保一批省重大项目依法依规开工建设。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重大项目投资的内涵和作用较以往有了很大不同,不再是简单地对冲经济下行,而是越来越多承担起优化投资结构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王军表示。例如,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对面向未来、面向国际竞争的重大关键性、跨区域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对推动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的投资,对严重“卡脖子”领域的投资,对乡村振兴和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投资等,均反映了这一点。


图片2.png


  基建投资有望企稳回升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整体上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投资在经济恢复性增长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温彬表示,从结构来看,今年以来,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速,房地产投资在调控背景下出现回落,基建投资增速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下一阶段,随着地方政府专项债加快发行,基建投资也将企稳回升。

  8月份以来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明显加快。财政部日前表示,将继续加强对地方的指导,要求地方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继续围绕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以及“十四五”发展规划等,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2021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尽量在11月底前发行完毕,持续发挥专项债券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在基建投资方面,温彬认为,下一步要做好资金与项目衔接,特别是要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和配套的银行信贷支持,使这些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对稳增长发挥积极作用。

  不过,专家也提醒,地方债发行提速将对基础设施投资构成一定支撑作用和托底效果,但考虑到控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抑制地方债务风险以及符合标准的基础设施项目不足等因素制约,也不宜高估地方债对基础设施投资的拉动作用。

  为更好地通过稳投资来稳增长,王军建议适当加大国债发行规模,保持必要的财政扩张力度,以公共支出带动民间资本投资,继续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同时,货币政策方面,要充分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独特作用,进一步降低市场实际利率水平,带动投资恢复到正常增长状态。


免责声明: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通知融建网删除。
顶部

发布询价

在线咨询

服务热线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