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融建网!请登录 | 免费注册

服务热线:400-8936-779
融建网手机版

2021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8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20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名单揭晓!

融建网行业动态      2021-11-19

11月18日,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中国工程院2021年选举产生了8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20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2021年当选院士名单包括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11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10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8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9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10人)、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8人)、农业学部(10人)、医药卫生学部(11人)、工程管理学部(7人)、外籍院士名单(共20人)。

  11月18日,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中国科学院2021年选举产生了6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25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2021年选举产生了8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20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图片7.png


  其中,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共有10人当选,分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王明洋教授、东南大学刘加平教授、同济大学朱合华教授、四川大学许唯临教授、北京工业大学杜修力教授、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宗亮总工程师、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胡亚安、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高宗余总工程师、河海大学唐洪武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梅洪元教授。

  部分当选院士简介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林鸣

  林鸣总工程师在桥隧工程一线工作40年,主持建成我国首条、世界最长跨海公路沉管隧道,主持攻克多座国家重点公路桥梁工程关键难题,是我国公路桥隧领域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的带头人之一,在岛隧技术自主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创建“模式、技术、方法”深度融合的工程管理体系,为我国公路沉管隧道跨入世界领先国家行列作出重大贡献。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5项、一等奖11项;授权发明专利67项(国外9项),中国优秀专利奖2项,出版专著8部,发表论文38篇。

  在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期间,林鸣总工程师多次在杂志社举办的桥隧创新发展论坛上作主旨报告,分享他在工程实践中学习总结的经验、对未来桥隧工程的展望,以及他所理解的“工程师的使命与担当”。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高宗余

  高宗余总工程师长期坚守在桥梁科研、设计、施工一线,从事桥梁工程设计和研究工作,在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多塔缆索承重桥梁、跨海大桥设计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全国工程设计金奖、银奖各1项,省部级奖项8项,发明专利23项,发表论文47篇,出版专著2部,为我国交通强国事业和桥梁工程科技进步做出卓越贡献。

  东南大学教授刘加平

  刘加平,现任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土木工程材料专家,是混凝土收缩裂缝控制和超高性能化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发展了收缩开裂的理论体系,创新了超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建立了减缩抗裂、力学性能提升和流变性能调控三个关键技术群,发明了系列功能材料,成功应用于110余项重大工程。

  刘加平教授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91件,获国际专利14件,发表SCI/EI收录论文258篇,主/参编标准或规程22项。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突破了收缩裂缝控制的国际难题,引领了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工程化应用,为土木工程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工程院2021年当选院士名单

  (共84人,分学部按姓氏笔画排列)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11人)

1.png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10人)

2.png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8人)

3.png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9人)

4.png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10人)

5.png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8人)

6.png


  农业学部(10人)

7.png


  医药卫生学部(11人)

8.png


  工程管理学部(7人)

9.png

  中国工程院2021年当选外籍院士名单(共20人)

10.png

11.png

免责声明: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通知融建网删除。
顶部

发布询价

在线咨询

服务热线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