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快讯
-
总投资574亿元!又一超级水利工程将落地!
-
增开!提速!优化服务!铁路7月1日实行新运行图
-
重庆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指南
-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开展2025年房屋市政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及建筑起重机械管理帮扶指导的通知
-
南昌市消防设计技术审查要点(2025年修订版),2025年7月1日实施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建设工程企业资质专家审查意见的公示
-
重庆:全面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助力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
-
江苏省住宅工程品质提升行动方案
-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关于加强建筑工程项目负责人管理的通知
-
今年前五月全国铁路建设高效推进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21亿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资讯信息随时随地查看网站数据实时同步构建“三枢纽、两走廊、三区域、九通道”空间布局,湖北省发布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
融建网行业动态 2021-11-24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布了《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在“规划布局”上,加快构建“三枢纽、两走廊、三区域、九通道”的综合交通运输空间布局。到2025年,建成设高水平的“两中心两枢纽一基地”(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全国铁路路网中心、全国高速公路网重要枢纽、全国重要航空门户枢纽、全国重要物流基地),率先在现代内河航运、“四好农村路”、多式联运等交通强国试点领域实现突破,走向全国前列。
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布了《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十四五”期全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包括发展基础、形势要求、总体思路、规划布局、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内容。
规划布局上打造武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在“规划布局”上,《规划》提出加快构建“三枢纽、两走廊、三区域、九通道”的综合交通运输空间布局。
“三枢纽”指的是打造武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襄阳、宜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其中,武汉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有力支撑武汉城市圈高质量发展。武汉重点提升全球直达能力,支持黄冈—鄂州—黄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融入武汉枢纽布局,打造枢纽集群,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国际门户,重点打造航空门户枢纽、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全国铁路路网中心、全国高速公路网重要枢纽。
“九通道”指的是优化、提升、完善南北方向京九、京广、随岳、襄荆宜、十恩和东西方向福银、沪汉蓉、沪汉渝、杭瑞等“五纵四横”九条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形成与城镇发展轴和重要产业带有机衔接、沟通周边城市群和各大经济区、联通国际的综合运输通道布局。记者注意到,这九条通道中,京广、福银、沪汉蓉、沪汉渝等四条通道都与武汉密切相关,有高铁和高速公路经过武汉。
在航空上,按照“双枢引领、支线协同”的发展思路,建设“双枢纽、多支线”航空运输网。建成鄂州花湖机场,建成武汉天河机场第三跑道及配套设施。
到2025年建设高水平的“两中心两枢纽一基地”
《规划》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建设高水平的“两中心两枢纽一基地”(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全国铁路路网中心、全国高速公路网重要枢纽、全国重要航空门户枢纽、全国重要物流基地);
构建“三张网”(高品质的快速网、高效率的干线网和广覆盖的基础网),实现“市州双快覆盖、县市双轴支撑、乡镇双通道连通”(市州高铁、航空双快覆盖,县市高速公路、普通干线高等级公路双轴支撑,乡镇双通道连通);
形成湖北“123出行交通圈”(武汉都市圈1小时通勤,省内城市群中心城市间1小时互通;武汉与周边城市群之间、省内城市群之间2小时通达;武汉与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可达),依托航空、高铁,融入“全球123快货物流圈”;
全省综合交通在基础设施、运输服务、科技创新、绿色安全、行业治理等方面实现进位,率先在现代内河航运、“四好农村路”、多式联运等交通强国试点领域实现突破,走在全国前列。
“铁水公空”运营里程将大幅增长
看铁路——全省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000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达到3000公里。全面实现“一主两翼”城市间1-2小时通达,省内主要城市与相邻长株潭、中原城市群1-2小时通达,城市圈(群)内1小时通达,武汉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3-4小时左右高铁通达,全国70%的省会和直辖市5小时内通达;
看水运——三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达到2300公里,港口吞吐能力达到4.5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600万标箱。重点推进长江航道“645”工程,完善三峡枢纽综合运输体系,畅通中部出海通道;加快建成汉江梯级枢纽,实施汉江中下游航道提等升级,积极推动枢纽过船设施扩能改建,尽快实现汉江中下游航道高标准贯通;加快实施唐白河、松西河等航道提等升级工程,结合汉江、江汉运河,打造中部南北向水运新通道。推动形成对内沟通“一主两翼”、对外辐射周边省份、通江达海的水运主通道格局;
看公路——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达到42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8000公里,具备条件的乡镇实现双通道连通。按照“优化扩容、内外互通”的总体思路,加快完善“九纵五横四环”高速公路网。扩容主通道,重点推进京港澳、沪渝、福银等国家高速公路繁忙拥挤路段的提质扩容,提升主通道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看航空——民用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6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290万吨,在建及建成一、二类通用机场达到20个,“双枢纽、多支线”航空运输网基本形成,基本实现通航服务市州广覆盖。实施民航补短板工程,重点推进鄂州花湖机场建设,打造国内一流专业航空货运枢纽、全球主要航空物流节点。加快推进武汉天河机场提升改造,增强机场门户枢纽功能,打造民航客货运门户“双枢纽”。
据悉,通过密织湖北立体交通网,强化综合交通硬联通,统筹推进铁、公、水、空、管、邮等各交通方式协调发展,5年后的荆山楚水间,“金凰”展翅,“银龙”蜿蜒,新时代“祖国立交桥”精彩纷呈——内畅外联综合立体交通网加速成形。
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吹响号角
投资1623亿元建设72个“铁、水、公”重点交通项目是重头戏,全省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将在“十四五”时期内完成,破解“连而不畅”“邻而不通”的尴尬。湖北省将全力推动沿江高铁引入武汉天河机场,推进机场枢纽与城市交通快速衔接;加快完善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集疏运体系,积极推动机场引入轨道交通;强化“双枢纽”之间的沟通联动。
健全港口铁路、公路等集疏运体系,着力推进主要港口核心港区的疏港铁路建设,推动港内铁路和码头作业区的无缝衔接;加快推进疏港公路建设,实现重要港口二级及以上公路高效连通。加强机场、铁路场站等集疏运通道建设,提高联运疏解效率。完善物流园区、大型产业园区集疏运体系,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高铁“大动脉”加紧建设
湖北省正加快构建武汉“超米字型”、襄阳宜昌“放射型”、其他市州“十字型”高铁枢纽,正主抓“4+2”铁路项目,加快建设十堰至西安高铁、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呼南高铁襄阳至荆门段、荆门至荆州等4条高铁,争取武汉枢纽直通线、沿江高铁武汉至合肥段2条高铁项目开工,力争将呼南高铁襄阳至常德段、荆门至荆州高铁南延、武汉至南昌高铁、武汉至贵阳高铁等项目纳入国家铁路“十四五”发展规划,尽早开工建设。
湖北省还将加快构建“3239”(三枢纽、两走廊、三区域、九通道)全省综合交通运输布局,建设“米字型、十通向”高铁枢纽网、“双枢纽、多支线”航空运输网、“九纵五横四环”高速公路网和“江海联运、水铁联运、水水直达、沿江捎带、港城一体”水运体系,全力为新时代“九省通衢”的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筑牢交通“硬联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