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快讯
-
总投资574亿元!又一超级水利工程将落地!
-
增开!提速!优化服务!铁路7月1日实行新运行图
-
重庆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指南
-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开展2025年房屋市政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及建筑起重机械管理帮扶指导的通知
-
南昌市消防设计技术审查要点(2025年修订版),2025年7月1日实施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建设工程企业资质专家审查意见的公示
-
重庆:全面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助力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
-
江苏省住宅工程品质提升行动方案
-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关于加强建筑工程项目负责人管理的通知
-
今年前五月全国铁路建设高效推进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21亿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资讯信息随时随地查看网站数据实时同步杭甬高速复线滨海互通工程720根海底桩基浇筑完成,将建成亚洲最大海上枢纽互通工程!
融建网行业动态 2021-11-2911月27日,随着最后一根102米长的桩基浇筑成功,历时2年多时间建设,由浙江交通投资集团、中铁十五局集团等投资建设的亚洲最大海上枢纽互通工程——杭甬高速公路复线滨海枢纽互通工程取得最新进展,720根高架桥海底桩基浇筑全部完成,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滨海枢纽互通工程是连接杭甬高速公路复线与甬舟高速公路的海上互通立交桥,由1条互通主线桥和8条匝道桥组成,主线总长1550米,匝道总长6387米,建成后将是亚洲最大的海上互通立交桥。
11月27日,随着最后一根102米长的桩基浇筑成功,历时2年多时间建设,由浙江交通投资集团、中铁十五局集团等投资建设的亚洲最大海上枢纽互通工程——杭甬(杭州至宁波)高速公路复线宁波段一期滨海枢纽互通工程取得最新进展,720根高架桥海底桩基浇筑全部完成,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中铁十五局集团杭甬项目负责人黄伟介绍,该工程海底地质结构极为复杂,桩基施工先后跨越输油管道、排污管道、通讯光缆等十余条重要海底管线,施工难度极大、安全风险高。为此,施工人员充分借鉴国内外海下桩基先进施工经验,集中力量进行科技攻关,最终确保了桩基施工任务完成目标。
根据国家公路网规划,杭甬高速公路复线全长约170公里,预计将于2023年建成通车。滨海枢纽互通工程是连接杭甬高速公路复线与甬舟高速公路的海上互通立交桥,由1条互通主线桥和8条匝道桥组成,主线总长1550米,匝道总长6387米,建成后将是亚洲最大的海上互通立交桥。
杭甬(杭州至宁波)高速公路复线宁波段一期工程位于宁波市镇海区浅海水域,由滨海高架桥和滨海互通枢纽工程组成。其中,滨海互通枢纽工程占地面积613.03亩,相当于57个标准足球场大小。滨海高架桥全长4.5千米,设计720根海底钻孔灌注桩,平均桩长超过百米,总长度达72千米,是桥面长度的16倍。桩基总用钢量约1.5万吨,相当于两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
该工程面临多项海下施工技术难题。高架桥海域地质结构复杂,桩基施工先后跨越直径4.5米的输油管道和排污管道、给水管道、LNG管线、通讯光缆等17条海底管线,施工中一旦不慎碰坏任一条管线就有可能引发原油泄漏、海水污染等灾难,施工难度极大、安全风险极高。为了彻底弄清海底埋设管线的准确位置,建设者们“三步走”。首先邀请17条管线埋设单位在设计图纸上逐条标记管线位置,再由专业人员操纵检测仪,进行水下遥感探测复核。最后,项目邀请宁波市海事局“蛙人”特种作业人员,潜入海中,将每一道管线的位置标清。
海底多处地质岩石破碎,钢护筒打插容易存在位置偏移,且后期钻孔施工进度缓慢。为此,建设者们将位于栈桥作业平台桩基位置切割成标准的圆形窟窿,由自重10多吨的振动锤,“咬住”厚度为1.2厘米,直径2米多的钢护筒向下振插。每12米一截,打下一截焊接另一截,依次推进,确保打入海底的钢护筒位置准确无误。针对钻孔缓慢问题,建设者一方面采用水下微爆破、更换钻头等技术手段改进工艺,同时增加人机数量,施工高峰时现场有100多台大型设备开展有序施工,大大提高了工效,最终创造了日最高峰6根的国内同类海上桩基施工新纪录。
作为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支撑项目,杭甬复线建成后,通过与舟山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金塘大桥、沪昆高速等连接,将极大缩短长三角南翼与上海、江苏等省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形成一条货物、人员运输大通道,对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