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快讯
-
总投资574亿元!又一超级水利工程将落地!
-
增开!提速!优化服务!铁路7月1日实行新运行图
-
重庆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指南
-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开展2025年房屋市政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及建筑起重机械管理帮扶指导的通知
-
南昌市消防设计技术审查要点(2025年修订版),2025年7月1日实施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建设工程企业资质专家审查意见的公示
-
重庆:全面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助力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
-
江苏省住宅工程品质提升行动方案
-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关于加强建筑工程项目负责人管理的通知
-
今年前五月全国铁路建设高效推进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21亿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资讯信息随时随地查看网站数据实时同步四部门联合印发《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加快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 到2030年星级绿色建筑全面推广绿色建材
融建网行业动态 2022-11-14为切实做好建材行业碳达峰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了具体目标,划定了重点任务,给出了保障措施。
为切实做好建材行业碳达峰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了具体目标,划定了重点任务,给出了保障措施。
《实施方案》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在“十四五”期间,建材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行业节能低碳技术持续推广,水泥、玻璃、陶瓷等重点产品单位能耗、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水平降低3%以上。“十五五”期间,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关键技术产业化实现重大突破,原燃料替代水平大幅提高,基本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确保2030年前建材行业实现碳达峰。
《实施方案》同时提出了强化总量控制、推动原料替代、转换用能结构、加快技术创新、推进绿色制造5个方面重点任务以及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健全标准计量体系、营造良好环境4个方面保障措施。
在重点任务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按职责分工负责“推动建材产品减量化使用”工作,要求“精准使用建筑材料,减量使用高碳建材产品。提高水泥产品质量和应用水平,促进水泥减量化使用。开发低能耗制备与施工技术,加大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力度。加快发展新型低碳胶凝材料,鼓励固碳矿物材料和全固废免烧新型胶凝材料的研发”。
同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林草局按职责分工负责“构建绿色建材产品体系”工作,要求“将水泥、玻璃、陶瓷、石灰、墙体材料、木竹材等产品碳排放指标纳入绿色建材标准体系,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扩大绿色建材产品供给,提升绿色建材产品质量。大力提高建材产品深加工比例和产品附加值,加快向轻型化、集约化、制品化、高端化转型。加快发展生物质建材”。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加快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工作,要求“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建材,培育一批骨干企业,打造一批产业集群。持续开展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城市建设,打造宜居绿色低碳城市。促进绿色建材与绿色建筑协同发展,提升新建建筑与既有建筑改造中使用绿色建材,特别是节能玻璃、新型保温材料、新型墙体材料的比例,到2030年星级绿色建筑全面推广绿色建材”。
在保障措施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加大政策支持”工作,要求“严格落实水泥玻璃产能置换办法,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对弄虚作假、‘批小建大’、违规新增产能等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加大对建材行业低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政府采购需求标准体系,加大绿色建材采购力度。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支持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建材企业碳减排项目和技术、绿色建材消费等提供融资支持,支持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建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基金。加强建材行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研究将水泥等重点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阶梯电价等绿色电价政策,强化与产业和环保政策的协同。实行差别化的低碳环保管控政策,适时纳入重污染天气行业绩效分级管控体系。加强建材行业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节能审查,充分发挥其源头防控作用。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健全企业碳排放报告与信息披露制度,鼓励重点企业编制绿色低碳发展报告,完善信用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