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快讯
-
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关于办理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招标投标情况书面报告有关事项的通知
-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关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申报方向指引(2025年)》的通知
-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安徽省施工图审查系统上线应用的通知
-
山东省住建厅等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稳增长的工作方案》
-
重庆市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2025年)
-
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优化调整非房屋市政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通知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明确建筑节能设计有关事项的通知
-
半年价格近腰斩!重庆部分碎石出厂价低至20元/吨
-
西部基建热潮:西藏工程机械增幅领跑,林芝水电项目全面启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资讯信息随时随地查看网站数据实时同步江苏省推动千万千瓦级海上光伏基地建设
融建网行业动态 2023-05-315月26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发布的《江苏省海上光伏开发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立足现有资源禀赋,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科学有序规划布局,动态评估海上光伏建设成效,推动海上光伏可持续发展。
5月26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发布的《江苏省海上光伏开发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立足现有资源禀赋,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科学有序规划布局,动态评估海上光伏建设成效,推动海上光伏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多个沿海省份积极推进海上光伏开发,相应产业规划和支持政策也相继出台。海上光伏建设正在迎来巨大发展前景,有望成为继分布式、大基地之后,光伏项目建设的又一大“增长极”。海上光伏项目规模化开发,将为江苏等沿海地区能源供给提供新的发展路径。
据了解,江苏是重要的海洋大省,海岸线长954公里,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对发展海上光伏大有裨益。同时,江苏省作为全国最大的光伏制造产业大省,具有技术领先、规模大、产业链配套完整、集聚效应明显、头部企业多等优势,也为该省发展海上光伏提供了重要支撑。
对于未来的发展目标,《方案》明确,到2025年,海上光伏集约化开发迈出坚实步伐,江苏省海上光伏累计并网规模力争达到500万千瓦左右,沿海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成效。到2027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光伏基地,全省海上光伏累计并网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左右,沿海新型电力系统初步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为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光伏基地,《方案》要求,综合考虑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生态保护红线、湿地保护、自然保护地、世界自然遗产以及接网消纳条件等因素,重点开展43个固定桩基式海上光伏项目场址建设工作,用海面积约134.6平方公里,装机容量1265万千瓦。
近年来,江苏省积极推动光伏等新能源与多种业态的融合发展。《江苏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规划》提出,促进光伏发电与农业、交通、建筑等多种产业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光伏发电与农林牧渔业发展协同优势,在太阳能资源禀赋较好、建设条件优越、具备持续整体开发条件的地区,优化推进“光伏+”基地化开发。
对于江苏省海上光伏的发展方式,《方案》强调,利用新型光伏技术,按照“先行先试、集约开发”的思路,结合生态立体土地综合利用,在确保农林牧渔业稳产保供和做好已确权海域利益主体协调的前提下,鼓励利用养殖池塘、电厂温排水区、海上风电场区等已开发建设海域,采用渔光互补、多能互补、系统集成等集约发展模式,推进海上光伏项目高效有序开发,形成基地化、立体式开发格局,促进海上光伏降本增效。
与此同时,江苏省还从促进新能源消纳、构建沿海地区新型能源体系的角度,推动海上光伏与多种能源和储能的融合发展。《方案》要求,优化电源送出通道,统筹海上光伏与海上风电、沿海火电的“风光火”打捆送出。优先考虑海上光伏就近接入、就地消纳,支持地方开展低碳园区建设,助力当地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在储能应用方面,《方案》提出,结合沿海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在沿海地区建设大型共享储能电站。新型储能装置要采用安全高效、先进可靠的电池设备和系统设计,海上光伏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内,均应具备相应的配套调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