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融建网!请登录 | 免费注册

服务热线:400-8936-779
融建网手机版

广西大力推动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和高效利用 打好“资源牌” 下活“节地棋”

融建网行业动态      2023-11-01

大力推进土地节约利用,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广西人均耕地少,高质量耕地少,可开发的后备资源少,必须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柳州市城中区坚持规划引领,推动城区整体建设发展。图为该区环江村航拍图。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供图

大力推进土地节约利用,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广西人均耕地少,高质量耕地少,可开发的后备资源少,必须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2020年以来,广西各地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定位,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突出“以存量换增量、向空间要效益”,下活了资源节约集约和高效利用“一盘棋”。

今年2月,柳州市城中区和桂林市龙胜、恭城、荔浦等4个县(市)入选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乐百高速公路乐业单侧集中式服务区、崇左市太平古城改造利用等节地模式先后得到自然资源部充分肯定并向全国推广。

以存量换增量

老城区念好“生地经”

柳州市近年来因“网红螺蛳粉”和连续3年“霸榜”全国水质第一频频“出圈”。作为柳州文化商贸中心的城中区,因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受到空间瓶颈的制约,解决发展用地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和土地上“生地”?柳州市城中区自然资源局局长韦超辉坦言:“唯有节约集约和高效利用土地,老城区发展才能‘换挡提速’。”

2022年以来,该区以创建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为契机,积极探索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和模式。

城中区委、区政府坚持规划引领,以辖区环绕莲花山的柳江带状地理空间为主线,在《莲花山保护条例》框架下谋划城市发展,深度挖掘沿线各村的自然生态和人文底蕴,在兼顾解决“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问题基础上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通过“筑点成线”拉动城区整体建设发展。

在位于莲花山保护区东面的环江村雷村屯,该区投入2亿多元打造木工馆、象棋文化馆、蜂蜜馆、茶文化馆等美丽乡愁纪事馆群,发展集食宿、骑行、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旅游项目。如今,环江村已成为当地“网红打卡点”,先后获得“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等称号。

为挖掘老城区发展潜力,力求“以存量换增量”,该区自然资源局全面梳理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采取分类处置、挂图作战、动态销号等措施唤醒“沉睡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除单独选址项目外,该区2009—2020年批复的批次建设用地供地率高达93.7%,居广西前列。

城中区还强化实时监测预警制度,探索土地批后监管新模式,辖区土地闲置率降至0.74%。2021—2022年,该区先后完成55宗227公顷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工作。

“我们坚持寸土不闲、寸土必用,推动旧城改造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收到了‘换地’的效果。”韦超辉介绍说,通过引入社会资本5470万元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目前已完成旧城改造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改造背街小巷2万多平方米,大大提升了城市空间品质。

向空间要效益

老县城唤醒新动能

在荔浦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方圆2平方公里的建成区标准厂房拔地而起,工厂机器声不绝于耳,拉货车辆川流不息。

2018年,荔浦撤县设市后,经济发展对土地的刚性需求日益突出。2022年,荔浦市启动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创建工作,并以开发园区为重点,通过建设二、三层的标准厂房,把生产车间“请上楼”,力求实现“向空间要效益”。

“园区是工业发展的主战场,也是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主阵地。”荔浦市自然资源局利用股股长吴锟说,该市整合原有的长水岭、金牛工业园及高新产业园,定位发展绿色家居、光电科技、生物医药及健康食品等产业,集中力量打造荔浦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为提高园区节约集约用地水平,该市研究制定了多层厂房建设奖励标准,明确建设两层厂房每平方米奖励13元,两层以上奖励23元。目前,俏天下家居用品、周氏顺发食品等一大批企业纷纷“上楼”入驻,仅高新技术产业园就建成多层厂房20栋,总建筑面积达24万平方米。

记者了解到,为着眼于“向空中要土地”,恭城瑶族自治县在奖励建设多层标准厂房的基础上,突出鼓励企业利用闲置或存量土地建设高层厂房。在开花山创新科技产业园,通过盘活利用61.87公顷低效用地,该县建起6栋多层标准厂房,总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引进油茶、月柿、瑶药等特色产业,形成了大健康和电子机械加工产业集群。

据该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刘建中介绍,该县认真落实广西产业园区节约集约用地管理办法,创新项目供地模式,严格执行土地投资强度准入,通过资源节约集约和高效利用,唤醒了发展新动能。

依托于毗邻桂林、柳州、梧州等区域大中城市的区位优势和“铁水公空”立体交通优势,如今荔浦、恭城两市(县)均迎来了高质量发展提速期。2022年,荔浦市民营企业发展到65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7家;恭城开花山产业园通过标准厂房“筑巢引凤”,成功引进投资项目5个,预计年产值超过10亿元。

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厅长张文军说:“鼓励建设高层标准厂房是一张好牌、一招妙棋,可以高效地利用空间和土地,经验值得推广。”

综合高效利用

老矿区焕发新生机

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定位取长补短,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集约发展之路,让广西一些地方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足。享有“世界滑石之都”称号的龙胜各族自治县就是其中一例。

龙胜拥有“天下一绝”的龙脊梯田景区,境内已探明的滑石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二,还发现铁、锰、铜等19种矿产,既是旅游大县也是矿业大县。如何在保护中开发利用好矿产资源?该县秉持“生态立县、绿色崛起”发展战略,把生态保护贯穿于矿业开发全过程,稳步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

为提高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该县加大综合开发利用和节能减排技术创新,鼓励利用尾矿、废石生产建筑材料或填充采空区。强化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力争“吃干榨净”,减少和消除“三废”排放,提高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水平。

“我们抢抓自治区支持龙胜滑石产业发展的政策窗口期,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使老矿区发展焕发了新生机。”龙胜各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陈勇介绍说,该县引进国内先进的粉体加工设备,充分回收滑石企业的尾矿、废渣等资源,建设年生产加工20万吨滑石尾矿、废渣综合利用项目,提高滑石产业附加值,为打造全球高端滑石研发制造基地奠定良好基础。

在节约优先战略指引下,龙胜各族自治县在“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上不断取得新成果。目前,全县已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1座、自治区级6座、市级7座,应建绿色矿山建成率达100%。

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副厅长郑杰忠表示,将进一步总结推广龙胜、恭城、荔浦和柳州市城中区经验,持续探索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新方法新路径,为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


免责声明: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通知融建网删除。
顶部

发布询价

在线咨询

服务热线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