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快讯
-
1.5万亿!基建项目又来了!
-
珠海市住建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加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风险预警及管理工作
-
南昌市关于特殊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中局部调整消防设计文件免于提供规划调整许可材料的通知(试行)
-
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优化建筑业企业特种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审批的通知
-
10项目入选典型案例!2024年度全过程工程咨询案例征集审议结果出炉 中国勘察设计杂志 关注
-
首部农村公路条例7月22日公布!关乎亿万农民与乡村振兴
-
投资1.2万亿,中国最大的超级工程动工了!
-
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推行先验房后收房制度提升住宅工程质量的通知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核准2025年度第七批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名单的公告
-
3199个项目!2025年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名单公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资讯信息随时随地查看网站数据实时同步打通江苏高速中轴线、直连京沪和沪宁两条交通大动脉,五峰山长江大桥南北公路接线正式通车!
融建网行业动态 2021-07-096月30日五峰山长江大桥南北公路接线正式通车,这也标志着五峰山长江大桥公路桥全线开通,这是江苏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最新成果,相当于打通江苏高速中轴线,直接连通京沪、沪宁两条交通大动脉,区位优势明显,预计通车后交通流量会非常大。五峰山长江大桥是连接长三角地区与京津冀地区最便捷的南北向过江通道,项目建成对推动长江两岸融合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6月30日下午4点12分,五峰山长江大桥南北公路接线正式通车,这也标志着五峰山长江大桥公路桥全线开通。这是江苏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最新成果,是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的生动实践,更是以实际行动向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礼。
五峰山长江大桥南北公路接线位于江苏南北中轴线,是长三角高速公路网和江苏省“十五射六纵十横”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纵四”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接京沪高速,南连沪宁高速,是江苏的“南北中轴”。工程全长约33公里,概算投资93.58亿元,是江苏首条新建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共设6处互通式立交、4处匝道收费站和1处服务区。项目建成对加快补齐过江通道短板、推动长江两岸融合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五峰山长江大桥是连接长三角地区与京津冀地区最便捷的南北向过江通道。”省交通工程建设局五峰山接线工程建设指挥部总指挥李洪涛介绍,“五峰山长江大桥南北公路接线贯通,相当于打通江苏高速中轴线,直接连通京沪、沪宁两条交通大动脉,区位优势明显,预计通车后交通流量会非常大。”
该工程相关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其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5G通信技术,推进BIM、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与高速公路建设深度融合,建成了以“安全保障全天候、出行服务全方位、运营维护全数字、绿色建管全寿命”为核心的“未来智慧高速”——拥有雾天行车诱导、桥梁自动消冰除雪、拥堵诱导分流等多项功能,是国内首个开放式八车道高速公路车路协同示范应用基地、首条车道级雾区行驶诱导应用高速公路。全息感知的数据采集及传输系统,构建了全数字管养平台,能够保障全天候条件下行车安全。项目投入运营后,必将发挥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截至目前,江苏过江通道累计建成17座。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陆永泉表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将围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以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核心,以促进宁镇扬、锡常泰、(沪)苏通经济板块紧密融合发展为目标,进一步优化过江通道布局,提升跨江交通支撑能力,到2025年,力争全省已建和在建过江通道数量达到30座,其中建成23座,初步形成规模适度、资源节约的长江干线过江通道系统,过江通道瓶颈基本缓解;至2035年,形成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过江通道系统,长江两岸联系将更加便捷顺畅。
那么,这座新的跨江通道收费标准如何呢?
江苏省政府7月1日对外公布了《省政府关于同意五峰山过江通道开征车辆通行费的批复(苏政复〔2021〕37号)》文件。
根据文件批复,五峰山过江通道纳入国家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实行封闭式联网收费,按经营性高速公路管理,收费期限25年,收费经营权归江苏五峰山大桥有限公司所有。
同意五峰山过江通道设江都港、李典头桥、高桥、镇江新区北4个匝道收费站,撤销砖桥收费站。
五峰山过江通道跨江大桥收费标准(试行)为:一至四类客车分别为35元/车次、45元/车次、70元/车次、70元/车次,一至六类货车分别为40元/车次、80元/车次、125元/车次、155元/车次、160元/车次、185元/车次。
五峰山过江通道南北接线高速公路收费标准为:一至四类客车分别为0.55元/车公里、0.825元/车公里、1.1元/车公里、1.1元/车公里;货车通行费收费标准按全省统一标准执行。
其他收费管理事宜,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根据有关收费管理规定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