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融建网!请登录 | 免费注册

服务热线:400-8936-779
融建网手机版

四川毗河供水一期工程7月6日正式通水,惠及川中干旱地区489万人!

融建网行业动态      2021-07-07

毗河供水工程是四川省“再造都江堰”水利大提升重点骨干项目,7月6日毗河供水工程通水仪式在成都市新都区苟家滩引水枢纽举行,简阳、遂宁、资阳三个分会场同步举行通水仪式,随着苟家滩引水枢纽开闸放水,毗河供水一期工程正式启用。一期工程历时6年建成,惠及成都资阳遂宁三市,自此川中干旱地区489万人将受益,417万亩供水灌溉有了保障。

7月6日,四川省都江堰灌区毗河供水工程通水仪式在成都市新都区苟家滩引水枢纽举行,简阳、遂宁、资阳三个分会场同步举行通水仪式,随着苟家滩引水枢纽开闸放水,毗河供水一期工程正式启用,自此,川中干旱地区489万人将受益,417万亩供水灌溉有了保障。

图片5.png

一期工程历时6年建成

惠及成都资阳遂宁三市

毗河供水工程是四川省“再造都江堰”水利大提升重点骨干项目,涉及成都、资阳、遂宁3市的新都、青白江、金堂、简阳、雁江、安岳、乐至、安居、大英9个县(市、区),设计灌溉面积417万亩,供水人口489万人。供水区域内水资源人均拥有量是全国人均量的五分之一、全省人均量的六分之一,属重度缺水地区。

毗河供水工程分两期建设,此次实现通水的为一期工程。一期工程于2015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历时6年,建成苟家滩引水枢纽、骨干输水渠道20条381公里,其中总干渠156公里。

上午10点30分,在苟家滩引水枢纽的拦河闸开启,上游河水源源不断涌入毗河供水一期工程总干渠,通过156公里的总干渠蜿蜒向下,由西向东经成都平原,穿龙泉山,跨沱江,沿沱涪分水岭到达资阳市安岳县朝阳水库。

据悉,毗河供水一期工程设计灌溉面积125万亩,供水人口225万人,多年平均引水量4.33亿立方米。工程通水后,将有效解决川中地区缺水问题。

“整个毗河供水工程涉及的区域内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460立方米,属于极度缺水地区。”据四川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年均水资源总量2616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二,人均水资源量2900立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水资源存在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特别是川中地区严重缺水,遂宁、资阳、自贡、内江4市人均水资源量不足500立方米。”

以资阳市为例,截至2010年的气象资料显示,前55年内资阳市境内全面干旱有43年,发生干旱频率为78%,2个或3个县同时发生旱灾的频率为95%。与资阳各县(市、区)相似,成都市金堂县、简阳市,遂宁市安居区、大英县也备受缺水之苦。

资阳:缓解“十年九旱”

沿着沱江与涪江的分水岭,毗河水自西向东,进入资阳境内。在资阳,毗河供水一期工程由总干渠及新生充水渠、十里河充水渠等12条干支渠组成,其中总干渠长81公里、其他干支渠长207公里,批复投资18.8亿元。

由于地处分水岭,资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占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5、全省人均水资源量的1/6,“十年一大旱,三年两头旱,冬干春旱年年见”是资阳的真实写照。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通水,将惠及资阳境内乐至县、安岳县、雁江区151万城乡人口,56.3万亩灌溉面积,极大缓解旱区“十年九旱”的现状。待二期工程建成后,毗河供水工程“引、调、蓄”总体功能将充分发挥,届时将惠及489万旱区群众,实现灌溉面积417万亩,彻底解决川中旱区的“缺水之苦”。

遂宁:补上水资源缺口

由毗邻资阳的新生水库出发,毗河水将途经9.5公里的分干渠,到达遂宁的聂家湾泄水渠,当地不少人正热切期盼着毗河水的到来。

在遂宁,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现象突出,多年人均水资源量仅占全省的1/10,常年需水量为11.5亿立方米,缺水量为2.5亿立方米。毗河供水一期工程遂宁段全长54.9公里,总投资7.9亿元,涉及安居区、大英县,年供水总量8158万立方米,控制灌溉面积24.6万亩。

“十三五”期间,遂宁市大力推进蓬船灌区、毗河供水一期等水利工程建设,完成投资86.7亿元,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2亿立方米,新增和改善恢复有效灌溉面积44.8万亩,缓解了靠天吃饭、望水兴叹的局面。

在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同时,毗河供水一期工程也创造了多项纪录:建成了全国最长的单座渡槽——蒋铜渡槽,龙泉山隧洞成为全省最长的引水隧洞,同时也建造了被称为“最美拱跨渡槽”的卢家坝渡槽。

图片7.png

近4年时间建成全省最长引水隧洞

二期工程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中

实际上,在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建设中,位于毗河中游的苟家滩引水枢纽是整个工程中的重要节点,而将引水枢纽建设于此,也有着巧妙的设计。据四川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苟家滩附近的海拔有470多米,而川中旱区的安岳、乐至等地海拔只有300多米,从此处建闸引水可实现自流灌溉。

引水枢纽的建造,让川中旱区有了“源头活水”,而长达381公里的20条骨干输水渠道,更是将“活水”输送的关键。

“在这381公里的输水渠道中,明渠有162公里,隧洞298座、长165公里,渡槽103座、长38公里,倒虹管34座、长16公里。”据该负责人介绍,由于工程所经地区多为浅丘地貌,毗河供水一期工程一半以上的长度都是隧洞和渡槽。其中难度最大的是11公里长的龙泉山隧洞项目,花了近4年时间才实现主体完工。“龙泉山隧洞项目由于要经过龙泉山断裂带,整个施工段的岩石比较破碎,隧道开凿过程中经常面临地下水渗漏和瓦斯爆炸的危险。”

为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龙泉山隧洞施工方建设了3条施工支洞,在11公里的隧洞形成了8个工作面,施工进度得以大幅推进,保证了整个工程的顺利通水,而龙泉山隧洞也成为全省最长的引水隧洞。

创造多项全国、全省“之最”

在6年多的时间里中,一期工程建设克服了施工战线长、地形地貌复杂、原材料涨价、跨区域建设管理等困难,为四川水利事业又增添了一座耀眼的丰碑。在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同时,毗河供水工程也创造了多项纪录,其中就包括了全国以及全省的2个“之最”。

5.6公里!全国最长的单座渡槽

经过近2年多建设,一座长约5.6公里的渡槽——蒋铜渡槽被架设在在三星镇境内,宛如一条盘亘在大地上的巨龙,壮丽巍峨。

渡槽又称高架渠、输水桥,通常依地势而建。渡槽往往离地高达几十米、长达数千米,也被称为‘人工天河’。”毗河供水一期工程业主——资阳市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地势较矮的地方,必须通过架高渡槽高度来实现与上游渠道的衔接。

据了解,蒋铜渡槽担负着向东输送水源的重要任务,设计水量为每秒22立方米,目前是全国最长的单座渡槽。

11公里!全省最长的引水隧洞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需建设20条骨干输水渠道,总长度约为381公里。而其中施工难度最大的龙泉山隧洞项目——整整花了近4年时间才实现主体完工。龙泉山隧洞是毗河供水一期工程中最长的隧洞,全长约11公里。

“龙泉山隧洞项目要经过龙泉山断裂带,属特长引水高瓦斯隧洞,存在地质条件复杂、高瓦斯高风险、隧洞洞身超长、通风排烟困难、外部环境复杂等施工难点。”工程第一现场管理组常务副组长刘江表示。

2018年9月3日,随着一声爆破的轰鸣声,龙泉山隧洞全线顺利贯通,正式跻身成为四川省内最长的引水隧洞。

如今,毗河供水一期工程正式通水,顺利解决了“引水”问题,二期工程的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将新建5座水库、扩建1座水库,有效解决目前旱区库容不足的问题。

图片6.png

免责声明:所有内容均为网上收集,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通知融建网删除。
顶部

发布询价

在线咨询

服务热线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8:30-17:30

电话咨询